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
2019廈門國際海洋周即將啟幕
廈門網訊 10月28日,記者從市海洋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獲悉,以“發展藍色伙伴關系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2019廈門國際海洋周(下面簡稱“海洋周”),將于11月1-7日在廈門舉辦。
舉辦多場專場活動
多領域交流助力海洋強國
廈門市海洋發展局局長王春生介紹,本屆海洋周將由廈門國際海洋論壇及平行國際海洋會議、海洋產業招商專場活動及海洋專業展會、海洋文化嘉年華等三大版塊組成,舉辦約50場活動,預計吸引社會公眾超30萬人次參加。
廈門國際海洋周秘書處副主任、廈門市海洋發展局總工林懷遠表示,今年的海洋周亮點頻出。11月1日上午將舉行2019廈門國際海洋周開幕式暨廈門國際海洋論壇(第一屆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論壇)。多場平行國際海洋會議,包括APEC海洋空間規劃研討會、2019中國東南亞近海生態系統保護研討會、2019海洋事務論壇、2019南南海洋合作論壇、國家管轄范圍外區域海洋生物多樣性國際立法學術研討會等將從海洋事務、海洋空間規劃、海洋生態保護、海岸帶綜合管理等多個領域進行廣泛研討與交流。
林懷遠介紹,隨著國際關注度逐年上升,海洋周的平臺集聚效應更加明顯,2019廈門國際海洋各項論壇預計有2位正部級官員及來自近4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500名官員、專家學者、有影響力企業代表和國際組織代表參會,其中外賓超300人。
同時,本屆海洋節將有4大展會聯袂亮相。除普通展區外,今年特別布置廈門海洋產業招商引資館、海洋高新技術成果館以及南方海洋創業創新基地館三個綜合性特裝展位。展會期間還安排項目路演等多項配套活動,涵蓋創業項目、科技成果及國際合作等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海洋周將引進更多元的漁村旅游配套設施,水族展區將首次舉辦具備國際水準的“廈門國際孔雀魚錦標賽”;同期舉辦“第六屆國際潛水救撈與海洋工程技術論壇”和“2019中國潛水打撈行業協會年會”,將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服務國家海洋強國戰略。
據悉,海洋周期間將有8場產業對接會,多領域交流。以廈大為主開展海洋與漁業科技成果對接會,促進海洋漁業領域新理念、新技術、新成果與企業需求有效對接,進一步推動科技成果拓展和轉化。以海洋漁業為重點方向開展2場中國-東盟專場產業對接會,推動與東盟國家間的海洋產業交流合作。此外,舉辦創業項目路演暨海洋產業資本對接會,邀請建信金圓、高新科創等10余家投資機構與創業團隊進行現場交流和資本對接。
提高公眾參與度
海洋文化盛宴人人盡享
為提高公眾的參與度,本屆海洋文化嘉年華在形式內容進一步提升。作為本次海洋周分會場,翔安澳頭特別設立“偉大的航行”航模展、“十三人面相”北歐藝術家聯展等頗具漁村特色的展覽,同步還開展休閑漁港小鎮及海絲文化活動,傳承老廈門碼頭文化。
在思明區舉辦的2019亞洲運動風箏錦標賽暨廈門國際風箏節包括風箏錦標賽、“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風箏文化交流、海洋周趣味問答、風箏主題嘉年華、風箏親子趣味活動、風箏文創集市等活動,集文化與趣味于一體,豐富了市民生活,拓寬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流的平臺。
湖里區五緣灣嘉年華活動則包含了海洋文旅主題沙龍、海洋之歌·廈門愛樂團專場音樂會、抖in廈門濱海生活節、2019環球旅游小姐大賽、游艇展嘉年華市集等活動,融合“海、地、花、人、船”五大元素,在為大眾帶來不同視聽感受的同時,也逐一講述著不同的品牌故事,詮釋著展會對“濱海新生活”的理解。集美區則緊扣海洋主題,打造海洋研學節,融入海絲福船特色課程,帶領市民游客探尋海上絲綢之路的文明起點,感受充滿閩南特色的海絲文化與民俗風情。
同時,本屆海洋周更加注重向公眾普及海洋科學知識,推動海洋科學研究和教育的發展。將在海洋三所、廈門大學同步舉辦海洋科學開放日。另外海洋周期間還將舉辦全國大中學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獎作品精品展、“愛海洋愛廈門”攝影展暨征文頒獎儀式等活動。全國首個海洋媒體實驗室——70.8海洋媒體實驗室也將在本屆海洋周啟動。
“我們還將通過搭建線上展會,引入抖音視頻等大眾參與度高的多媒體傳播方式,加強全媒體宣傳渠道,豐富大眾參展、觀展體驗?!绷謶堰h說。
記者:連芊
通訊員:佘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