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1月1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張順和)今年以來,受國際市場需求持續疲軟影響,我國尤其是外向度較高的沿海省市外貿增速明顯放緩,但廈門外貿形勢總體仍然好于浙江、上海、江蘇等主要沿海外貿大省,在全國外貿百強城市中綜合排名也逆市上揚。導報記者昨從廈門市商務局獲悉,《中國海關》雜志日前發布了“2011-2012中國外貿百強城市”名單,廈門市綜合得分位居全國第五,比上期前進一位。
據分析,這主要得益于三大因素:
一是外貿轉型升級先行一步。廈門在外貿轉型升級方面率先進行了探索和實踐,并針對區域狹小、產業基礎較弱的特點,大力推動流通型外貿企業延伸價值鏈,向供應鏈企業發展,培育了一批掌握訂單、研發設計、口岸物流和融資結算等高附加值出口環節的流通型外貿企業,使異地貨源出口比重不斷提升(占比已近四成),作用日益突顯。
二是民營企業培育成效突顯。廈門在全國率先取得地方進出口經營權審批,培育了一批懂經營、善開拓的民營外貿經營主體,目前民營外貿企業已超過萬家,進出口占全市比重已超過35%,今年前三季度進出口逆市增長12.5%,對全市外貿增長的貢獻率達105%,成為穩定廈門外貿的中流砥柱。
三是政府服務不斷創新提高。廈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外貿發展工作,在進出口扶持、優化通關環境、加快退稅進度、開拓國內外市場、防范出口風險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別是今年來為應對外貿嚴峻形勢出臺了一系列財政扶持、“一對一”幫扶等措施,有效扭轉了外貿下滑趨勢,提升了外貿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