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柯笛)近日,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報2023年省級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區、試點縣創建評估情況,全省共9個示范區、5個試點縣通過驗收,我市海滄區、同安區分別位列全省第一、第二名。
以此次評估為契機,廈門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揮牽頭抓總作用,推動各部門共同發力,持續深入推動和提升各自行業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省級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區創建過程中,海滄區和同安區也不斷想辦法、出實招,持續把垃圾分類工作推向深入。
亮眼的成績,不斷見證我市垃圾分類工作全面提質增效。市垃分辦表示,接下來,全市將舉一反三,加大自查力度,繼續加強黨建引領、統籌各方力量,充分調動基層治理積極性,讓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成就綠色環保的“民生大事”。
海滄區
創新打造垃圾分類宣傳IP 因地制宜建設主題公園
圍繞省級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區創建,持續創新垃圾分類工作舉措,開展全方位宣傳,2023年以來,海滄區打造垃圾分類原創IP,建設垃圾分類主題公園,努力營造人人主動分類的文明氛圍。
一走進海滄延奎實驗小學,“文明小袋鼠”一家三口的形象就映入眼簾。學校黨總支書記易增加介紹,這是學校原創的垃圾分類IP形象,平時也會作為環保使者,結合校園活動呼吁同學們帶走垃圾、做好分類、提升素養。
天上的“仙女”降臨凡間,成為東孚街道東埔社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社區居委會打造東埔小仙女IP形象,印制在垃圾桶、宣傳板、抱枕上,還對應四類生活垃圾設計表情包,時刻提醒大家做好垃圾分類,深受居民喜愛。
在東埔小仙女IP形象主題帶狀公園,家住瑪瑙一條街的張姐說,她常按照公園里宣傳的內容教導孩子,在游戲互動中也能學到垃圾分類知識。此外,東孚街道天竺花園小區內,垃圾分類投放點和宣教室變身為“小型垃圾分類博物館”;海滄街道興港花園內的垃圾分類主題公園也成為居民日常休閑、學習垃圾分類的地標之一……一座又一座垃圾分類主題公園坐落在居民生活區,讓垃圾分類理念潤物無聲入心田。
從前端投放到末端處理 硬件提升設施完善
想在整潔干凈無異味的小區內舒心生活,完善的垃圾分類設施設備必不可少。“垃圾桶又新又干凈,投放點也整潔漂亮,小區的衛生情況大大改善了。”在嵩嶼街道海林社區王子廣場小區,居民們對新投用的垃圾投放點贊不絕口。據悉,2023年來,海滄區累計建設提升170座垃圾屋(亭),評選出10個精品小區和4個樣板小區。
為嚴格抓好分類投放,海滄形成覆蓋所有垃圾投放點的公共視頻“網絡”,全區989路公共視頻實現24小時線上全覆蓋巡查、考評通報和問題整改,提高了源頭分類水平和投放點日常管理質量,有效解決非督導時段垃圾落地、混裝混運和執法取證難等問題,做到有發現、有通報、有整改、有提升。
全區共設有722個垃圾分類投放點,配備各類大型收運車98輛,開辟87條直運路線,設置接駁點位263個,生活垃圾直運體系不斷完善,更加科學高效。
把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作為全區垃圾分類工作重點突破方向,2023年,坐落在海滄區的全國首個低值可回收物分揀中心也高效運轉起來,至今接待全國各省市考察調研共220多批次,分揀處置全市低值可回收物近1.5萬噸。
同安區
發動群眾力量 補齊短板強化弱項
針對農村區域廣、無物業管理小區多等特點,在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同安區著重加強“補短板、強弱項”,按照《2023年廈門市垃圾分類工作要點》要求,圍繞省級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區創建,堅持以人為本、守正創新、綜合施策。
因地制宜創新生活垃圾分類督導模式,同安區西柯街道將保潔員、垃圾收集員、督導員“三員合一”,點對點、面對面指導群眾進行垃圾分類,并依托各村(社區)“黨員先鋒隊”“巾幗志愿者”“青年突擊隊”等隊伍,凝心聚力共同推進解決難題。
進一步發揮黨建引領力量,西柯街道東海社區組織小區黨員、樓長志愿者等組成“點長”隊伍,每月輪流擔任小區三個投放點的垃圾分類督導員。通過“點長輪值”,小區每戶家庭的垃圾分類準確率都將被打分評定,并定期開展積分公示,評選出每個樓棟的“小紅旗家庭”。比學趕超中,居民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小區的垃圾分類氛圍愈發濃厚。
組織黨員、干部、村民代表等擔任“鄰長”,發動、監督片區內居民積極做好生活垃圾分類;整合區級最美家庭成員、巾幗志愿者等婦女力量,號召全區廣大婦女爭當環保宣傳者、監督者和實踐者……近年來,同安區不斷發動群眾力量,健全垃圾分類工作機制,推進垃圾分類各項工作提質增效。
分層分類落實責任 多方聯合協作齊抓共管
聚焦目標、分解任務、責任到人、跟蹤督查,在創建省級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區過程中,同安區不斷強化組織領導,分層分類落實責任,持續深化宣傳教育。
以區級層面統籌抓總,主要領導帶領各有關部門負責人多次深入小區、社區,對前端分類、設施建設、宣傳督導等方面調研指導。分管副區長每月召開同安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例會,多次實地調研垃圾分類開展情況。
各鎮(街)、各部門齊抓共管,通過開展進社區、進學校、進店、進加工廠、進公共場所等活動入戶宣傳,進店引導沿街餐飲商家“踐行光盤行動、倡導綠色消費”。
同時,各部門聯合協作,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通過餐飲單位微信群發布制止餐飲浪費等相關宣傳,區文旅局加強減塑限塑宣傳,有序推進落實星級酒店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六小件”。
此外,同安區結合清潔樓功能轉換,積極推動建立多功能集中清洗基地,并不斷完善分類直運體系,全區配足、配齊運輸車輛,全面推行使用垃圾直運App,優化收運路線,目前共開設垃圾直運線路127條,開設夜間錯峰直運線路23條,夜間直運量不斷提升,確保各類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轉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