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上半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宏觀經濟環境,全市上下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深入實施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全市經濟總體態勢平穩增長,主要經濟指標加快回升。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蒙徽強調,要振奮精神、攻堅克難,扎實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確保完成年度增長目標。從今天起,本報推出貫徹落實全市經濟形勢分析會精神系列報道,介紹做法舉措,交流經驗思路,提振信心,奮力前行。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通訊員 郭偉 記者 林露虹)上半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宏觀經濟環境,火炬高新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堅定信心,抓早抓實,大力實施項目帶動和創新驅動戰略,各項穩增長、促發展舉措初見成效,園區經濟實現企穩回升態勢。上半年,火炬高新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接近千億;引進內外資項目超過200個,入選市重點技術創新及產學研合作項目15個。
今年以來,火炬高新區高速發展的腳步有所放緩。市場需求不足,行業競爭激烈,與此同時原材料、用工等成本提高,使得火炬高新園區內企業面臨巨大的壓力,盈利水平也大為縮減。從數字上看,園區內10億元以上規模企業減產企業8家,1至6月累計減產近百億元。此外,工業投資不足,企業規模偏小,新增企業貢獻少。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火炬高新區堅定信心、沉著應對。上半年,市政府出臺扶持工業發展十三條措施,火炬高新區也配套出臺了相應的扶持政策,鼓勵企業加大技改和研發投入,力促企業轉型升級,對龍頭企業的技改實行一企一議。同時,市區各級部門共促工業發展的合力增強,市區各級都建立了領導掛鉤重點龍頭企業機制。此外,火炬高新區還多舉措促進企業增產增效,促使總部經濟企業將在外地生產的訂單轉移到廈門來,在廈企業在惠企政策刺激下也全力承接訂單擴大生產。
從長遠來看,增強經濟發展后勁,還得依靠項目帶動。火炬高新區積極融入到全市“5+3+10”現代產業支撐體系中,圍繞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堅持產業鏈招商和以商引商,大力挖掘和拓展項目源,加速產業項目集聚。上半年,火炬高新區共引進外資新項目18個,增資項目13個,合同利用外資超千萬美元的項目有8個;引進注冊內資新項目185家,注冊資本總額72.4億元。在上半年新引進已落戶的項目中,4個項目已列入廈門市重大項目。
抓好電氣硝子玻璃基板、ABB工業中心、三安光電、海西股權投資中心及科技企業孵化器等項目建設;積極推動清華紫光等在談的一批重點和優質項目順利落戶以及促進園區企業增資擴產,打造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訊設備兩個千億產業鏈。下半年,火炬高新區將緊緊抓住中央對福建改革發展的支持和我市加快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好機遇,圍繞市委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精神的貫徹落實,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和創新能力建設,培育一批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圍繞產業轉型升級,集中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發展速度快、拉動作用強的大項目。著力打造全市“科技創新高地、轉型升級引擎”這一目標,全面完成全年的目標任務,在美麗廈門產業升級行動中增加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