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記者 陳泥 沈彥彥 通訊員 陳雪松 廖媛 圖/市市場監管局 提供)
每年9月是全國“質量月”。昨日上午,市質量強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市場監管局召開2023年廈門市“質量月”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年我市“質量月”活動亮點,通報全市質量提升行動進展情況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質量月期間,我市相關部門將組織開展一系列質量誠信宣傳教育活動,營造質量誠信社會氛圍,切實提高全民質量意識和推動質量效益提升。
23個部門單位聯合部署
特色更明顯內容更豐富
全國“質量月”活動至今已舉辦46年。2023年全國“質量月”活動主題為“增強質量意識 推進高質量發展”。“質量月”期間,廈門市質量強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市場監管局、民政局、公安局等23個部門和單位,將聯合部署開展系列活動,圍繞加強質量主題宣傳、推進質量強國建設綱要貫徹落實、深化質量提升行動、增強企業質量和品牌發展能力、強化質量監管效能、增強服務效能、提高全民質量素養這七個方面,開展涵蓋產品、工程、旅游、文化、醫療、金融等多領域的90余項特色鮮明的主題宣傳活動。
“‘質量月’活動一直都是提升我市質量工作的重要平臺。”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與往年相比,今年我市的“質量月”活動特色更加明顯、內容也更加豐富。
一是更加注重各方互動。今年的“質量月”活動既有全市性的質量活動,又有各個單位的特色活動,更有廣大企業開展的形式多樣的質量提升、質量改進、質量宣傳等活動,也有通過“質量知識競賽”、城市研學、質量講堂、實驗室開放日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活動更加貼近基層、貼近生活。
二是更加強調形式創新。線上線下相結合創新活動內容,開展質量線上知識競答、市民質量作品云展播等市民活動,也組織開展質量賦能觀摩活動、中小企業計量伙伴計劃啟動儀式、市校合作促進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技術交流會等行業分享活動,廣泛開展質量改進、質量攻關、質量管理小組等群眾性質量活動,注入創新發展“原動力”。
三是更加突出服務實效。聚焦企業質量提升關注的難點和需求,更多為企業、為群眾在質量方面辦實事、辦好事。例如:開展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點對點服務企業;開展質量技術幫扶巡回問診,對質量問題較多的企業,解決質量難題;通過組織首席質量官培訓、現場實地觀摩、專題分享會等交流平臺,推動質量經驗與實踐創新之間的轉化。
近年來,我市越來越多企業將提升質量作為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主動參與到“質量月”活動中。據統計,我市“質量月”活動每年參與企業數超過1000家,參與的一線職工超過1萬人次,有力促進了質量發展成果的全民共享。
創建“一站式”服務特色品牌
優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軟”環境
“質量基礎設施包含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是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條件。”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開展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是完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強化質量基礎支撐的重要舉措,對促進中小企業質量提升、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市市場監管部門積極推動各區根據轄區經濟發展、產業特點,建立了以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質量管理等不同要素協同服務的流程與機制,同時探索融合“互聯網+質量基礎設施”服務生態,創建各區“一站式”服務特色品牌,極大提高了各層級、各類校準、檢測、認證、質量管理等技術服務的運行效率,在助力降低企業成本的同時,進一步釋放區域科技、人才、政策活力,打好助企紓困的質量服務“組合拳”,有效推動誠信經營,優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軟”環境。
據悉,“質量月”期間,市場監管部門也將繼續加大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力度,根據企業“點單”需求,組織質量專家對企業開展質量管理、標準品牌、產品安全、技術創新等方面的服務,通過質量改進咨詢服務和現場質量改進指導等形式,量身打造“質量服務菜單”。同時將開展標準化提升行動、計量服務中小企業行動、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企業質量診斷幫扶行動等一系列活動,持續發揮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質量基礎設施技術支撐作用,為企業提質增效。
【點擊】
10個典型案例公布
提高企業參與質量活動積極性
發布會上,市市場監管局公布十個質量基礎設施服務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
其中,我市在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電池等領域前瞻性布局“智慧+”檢驗檢測創新服務平臺,創新服務平臺已為百度、金龍汽車、中科云杉、雅迅等知名企業提供全產業鏈一站式服務,助力區域千億產業鏈的“就地研發、就地檢測”,縮短新品上市時間、節省檢測費用,推動產業配套虹吸效應的形成,助推智能互聯網汽車、新能源電池等產業做大做優做強,實現彎道超車。
在服務海洋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中,針對造船過程傳統人工試箱方法工作量大、效率低、數據少、數據精度低的問題,市計量院研究的數字化試箱先進測量解決方案,僅僅一艘貨輪就省去了人力成本、碼頭費用、造船周期費用、吊車電費等作業費用約50萬人民幣,作業時間也從一個月縮短到了五天。
在針對智能家居行業的質量提升行動中,海滄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市質檢院聚焦智能家具、智能衛浴、智能照明、智能家電和智能安防領域,聚合服務革新、技術推動、標準引領、標桿示范“四力”,深化質量公益診斷、質量評估性抽檢、“質量特派員”駐企服務、標準化及質量提升主題沙龍、質量比對與分析等一系列“量體裁衣”“一站式”舉措,有效推進海滄區產業鏈全行業的質量提升。以智能衛浴產業為例,當年僅海滄區水暖衛浴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產值即突破100億元。
“此次遴選出質量基礎設施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十大案例,將借助質量月平臺向公眾進行推介,一方面是為了及時總結宣傳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的好經驗好做法,另一方面也希望加強宣傳引導,讓有相關需求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初創企業可以第一時間了解質量基礎設施的服務內容,帶動企業參與質量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地區質量意識、標準意識、品牌意識。”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