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廈門商報訊(記者 | 巫菁 實 習 生 | 約呷拉和)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2%,這是自2010年7月以來CPI增速首次回落至“3”以下,也創下了自2010年1月以來的新低。其中,食品價格環比下降1.6%,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環比下降約0.53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環比持平(漲跌幅度為0)。
雖然食品價格還是推動CPI上漲最主要的因素,但相比5月份6.4%的同比增速,影響力明顯減弱。記者走訪廈門市場發現,菜價在一段時間的調控下,有了小幅下降;然而,“金龍魚”則帶頭要漲價了。
2元以下的菜多了
“1元多的白菜、土豆、蘿卜……”在中山路的某大型超市,黃大媽給記者數著推車里的蔬菜,“水葉菜也多了一些便宜的。”住在附近的黃大媽常常逛超市買菜,按她的說法,菜市場的價格變動多,超市似乎更平價一些。“和前段時間比,現在菜價好像低了一點,至少沒有看到很夸張的蔬菜價格。”正如黃大媽所說,記者在幾家超市看到,原來多數以2元打頭的蔬菜價格,現在不少變成1元多。
來自多個部門的數據也印證了市民的感受。6月25日至7月1日商務部重點監測的食用農產品價格以降為主,18種蔬菜批發價格連續兩月回落,比前一周下降2.5%,比5月初下降28.6%。
“現在不少菜在收獲季節,量比較充足。”湖里某菜市場的一位攤主告訴記者,與前幾個月相比,現在賣菜的壓力也小了一些,因為量比較足,天氣也比較穩定。與此同時,雞蛋的價格也出現小幅下降。
食用油馬上要漲
在食品價格總體下降的同時,也有食用油等相對影響較小的產品出現逆勢漲價現象。“前兩天還是48元,現在要53元了。”正在逛超市的王先生指著一瓶產自泉州的“回家真好”大豆油說道,自己比較關注泉州的產品,竟不知不覺就漲價了。超市銷售主管也向記者證實,的確是接到廠家通知進行了調價。
與大豆油開始漲價相呼應的,則是“金龍魚”發出的花生油漲價通知。“金龍魚”相關負責人近日公開表示,已于近兩日正式在全國范圍內對供貨渠道發出調價通知,旗下花生油產品漲幅約8%,其他油種價格不變。對此記者走訪廈門市場則尚未發現漲價痕跡,“已經著手在調價。”“金龍魚”廈門經銷商邱先生告訴記者,調價需要一個周期,估計在一個月后會完成在廈門市場的調價。記者了解到,在原料花生米價格上漲的成本推動下,花生油市場從去年上半年開始就一路高歌猛進,不斷攀登“高峰”。
“由于食用油消費以大豆油為主,花生油的占比很小,因此其價格上漲對整個食用油市場行情影響程度相對有限。”業內人士張先生分析表示,當前花生供應處于“青黃不接”時期,在9月份新花生上市前,原料花生米價格明顯下調的可能性較小,從而支撐花生油價格水平;另一方面,經過數次上調后,花生油確實“貴”了不少,必然會抑制其消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