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 王元暉 通訊員 林瑞聲 蔡江沈)昨日下午,廈門海關大嶝監管科公布最新統計數據,今年1-11月,進入大嶝市場的臺灣商品價值高達4744.9萬美元,同比增長29.4%,并創歷史新高。這意味著,加上這個月未統計的進口額,這一數值有望首次突破5000萬美元大關。
今年大嶝市場進口臺灣商品大幅增長的背后,其實是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的“華麗轉身”。2008年6月,為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市委市政府決定對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進行改擴建,并列入福建省、廈門市重點建設項目。
今年9月6日,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改擴建工程首期開門迎客。廈門海關有關負責人昨日介紹,自改擴建工程啟用以來,市場新增商戶86家,其中臺商52家,新增臺灣商品1000余項,包括臺灣產服裝、手表、箱包、陶瓷、珠寶、生技產品、冷凍水產品等,大嶝市場的商品結構得到全面調整和改善。
大嶝對臺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的“變身”,遠沒有結束。據了解,通過我市接下來的進一步改擴建之后,該市場將從原來的0.08平方公里,成為覆蓋0.83平方公里的兩岸休閑購物中心,它的總建筑面積將達到112萬平方米,總投資約35億元。有關人士表示,未來這里不僅是獨具對臺特色的休閑購物中心,還是海峽西岸最大的民用消費品展示交易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進駐大嶝市場的臺商們,我市今年也推出了許多新舉措。一個例子是,我市相關部門在市場內完成首個凍庫的建設,并專門開發了一套信息化監管系統,由此,臺灣凍魚等冷凍水產品向祖國大陸的進口大大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