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
延長期限: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的期限,由最長不超過3年延長到最長不超過8年
提高獎勵:勞務協作獎勵標準,由原來的100-200元/人提高到300元/人
增加人群:增加了用人單位招用應屆職業院校畢業生和應屆高校畢業生給予社保補貼的新規
擴大崗位:明確了公益性崗位的概念,擴大了補貼范圍
規范申請:規定勞務派遣企業自身不能申請各項補貼(助)和獎勵資金,應由用工單位提出
廈門網-廈門晚報訊 就業找工作,路又更寬了。我市就業政策再添“利好”:用人單位招聘應屆畢業生,可享受社保補貼;企業招人,只要符合條件,補貼標準提高到300元/人;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期限延長了5年;保安、保潔、停車收費員等服務性崗位,符合條件的也可享受補貼。
近日,《廈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廈門市財政局關于進一步做好促進本市居民就業和企業用工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出臺,該《意見》自2013年1月1日起執行,有效期五年。跟以往促進就業和用工的政策相比,這一“真金白銀”新政,通過擴大補貼人群、提高補貼標準、
延長補貼年限等,全方位促進我市居民就業和企業用工。
近日,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就新政內容,一一為讀者詳細解讀。
A
招聘應屆職校高校畢業生用人單位可享社保補貼
新增的這項政策是為了緩解我市技能人才短缺和企業用工困難,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好就業
解讀:補貼的條件:用人單位招用應屆職業院校和應屆高校畢業生且連續工作3個月以上、辦理就業登記手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
補貼標準:本市戶籍,以全市上年度社平工資60%為繳費基數應支付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費用之和;非本市戶籍的,以外來人員繳費標準應支付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費用之和。
補貼期限最長均不超過12個月。
B
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最長可達8年
包括用人單位社保補貼和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兩部分
解讀:新政策對本市大齡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的享受期限,由原來最長不超過3年延長到現在最長不超過8年。即:在距國家法定退休年齡超過5年(指男性不滿55周歲、女性工人不滿45周歲、女性干部不滿50周歲)之前,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三年;從距國家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指男性年滿55周歲、女性工人年滿45周歲、女性干部年滿50周歲)起,不論此前是否已享受社保補貼,只要有在用人單位就業或從事靈活就業并交納社保,均可申請,但最長不超過法定退休年齡。
用人單位社會保險補貼的標準為:用人單位以全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應支付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費用之和。
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的補貼標準為:以全市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用人單位應支付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費用之和。
C
公益性崗位補貼限定標準細化
明確了公益性崗位的概念,擴大了補貼范圍
解讀:公益性崗位原表述為“政府投資開發”,現定義為:政府投資開發的城市公共管理和涉及居民利益的服務崗位(如社區保安、衛生保潔、環境管理、停車場管理、托老、托幼、托殘服務等)及機關事業單位的門衛、收發等后勤服務崗位(非在編雇傭人員崗位除外)。補貼標準為本市當年度企業最低
工資標準的50%/人/月,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三年。
D
企業招人符合條件
一次性可獲300元/人獎勵
標準提高,直接獎勵給企業
解讀:原來按6種引工渠道,分別給予企業、院校、員工、中介機構等100-200元/人的獎勵,現簡化為:只要招用本市新增勞動力、失業人員或引進初次來廈務工人員,且連續工作3個月以上、辦理就業登記手續并繳納社會保險的,均按300元/人的標準給予用人單位一次性獎勵。
E
勞務派遣企業
不能申請各項補貼
應由用工單位提出申請,相關資金撥付到用人單位
解讀:勞務派遣企業本身不能申請各項補貼(助)和獎勵資金,“用人單位”不包括從事勞務派遣業務的各類企業(即用人單位與用工單位不一致的企業)。
派遣人員符合條件享受的各項補貼(助)和獎勵資金,應由用工單位按其地方稅收繳交關系分別向相應的市、區就業中心或其他相關機構申請,由市、區就業中心或其他相關機構將補貼資金轉入用工單位銀行賬戶。
F
企業招工
專項經費增加4項
由原來的6項擴大到10項
解讀:新增的補貼給企業的招工專項經費包括:人社部門調查了解企業用工情況的費用支出、異地宣傳發布我市企業招聘信息的費用支出、與職業技術院校之間的溝通交流的費用支出、組織帶領我市企業外出校企對接的費用支出。
記者手記
不愿放低身段 大學生可能難就業
應屆大學生與保潔員、就業困難人員一同被列為就業補貼的對象,是前所未有的事。據市人社局透露,將應屆畢業生納入就業補貼的范圍主要基于兩方面的考慮: 一方面,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近700萬人,是新中國以來大學畢業生最多的一年,同時全國新增就業崗位僅900萬個,大學生與就業崗位的比例達到了歷史最低。
另一方面,我市技能人才短缺和企業用工困難的情況長期存在,由于用工成本的增加,企業招聘應屆畢業生時在薪酬方面相對保守,薪酬的吸引力不強。
為招聘應屆職業院校畢業生和應屆高校畢業生的企業提供社保補貼,不僅可以促進應屆畢業生就業,也可以減輕企業負擔。
應屆畢業生納入就業補貼范疇,傳遞了一個信號:大學生“天之驕子”的地位不再,在人力資源市場中,應屆畢業生如果不調整心態、放低身段,很可能走出校園就成為“就業困難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