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廈門商報訊(記者 雷振超)“到2015年,力爭全市國有企業實現資產總額,比2010年翻一番”,昨日,在廈門國有企業改革發展與特區建設三十周年座談會上,市國資委主任林杰提出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目標。市政府常務副市長丁國炎在肯定發展成就的同時,也對廈門國企的發展提出更高要求。
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末與2005年末相比,廈門全市國有企業資產總額從1204億增加到3710億,增長了2倍,營收、利潤總額增長也接近或超過2倍;資產上億元企業從4家增加到10家,利潤總額上5億元的企業從1家增加到6家。
丁國炎提醒廈門國企,雖然今年廈門財政收入取得較好增長,但與其他同時起步的城市相比,“我們本土企業能拿得出去的不多”。他分析,廈門國企現在都在做大,但是,做大還沒有做強,因為缺乏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將來要把‘做強’排在前面”。林杰在座談會上回顧了廈門國企30年發展歷程,提到廈門國有經濟“十二五”規劃發展總體目標還包括:培養主業突出、營業收入超千億的強勢企業2家,超五百億的優勢企業2家,超百億的骨干企業7家,進入中國企業綜合和制造業500強的企業10家。此外,國資國企的資產證券化率要達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