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前確定股東并組成籌建主體,年底前正式提出申請,最快2015年一季度與市民見面。
制圖/劉哲姝
民營銀行設立的每一步都會引來公眾關注。昨天,本報記者從廈門總商會了解到,廈門首家民營銀行基本敲定名稱為“商匯銀行”,廈門民間資本的“銀行夢”在漸漸變為現實。
記者 張海軍
1
注冊資本10億元 股東數不超20家
“12月2日,總商會會員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會上把商匯銀行的事情基本定了下來。”廈門總商會人士向記者說,這家民營銀行暫定名為“商匯銀行”,主發起人為大洲集團董事長陳鐵銘。記者亦向陳鐵銘本人證實了此事。
總商會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在商匯銀行的股東中,陳鐵銘將持有20%的股份,恒興集團董事長柯希平和福信集團各持有10%的股份,剩下的股份將會被至少12家公司持有。“這些股東公司都是廈門總商會的會員企業,這次民營銀行設立也是總商會在主導。”
陳鐵銘以及福信集團總裁吳迪是廈門總商會投融資專委會的主任和副主任,陳鐵銘還是廈門總商會副會長,另一參與人柯希平則是廈門總商會的會長。這三人不僅廈門商界舉足輕重的人物,也是頻頻參股、參與金融業的大鱷。
今年4月,大洲集團作為主發起人,設立了廈門思明雙潤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總注冊資金2.18億元,成為廈門首家民營小額貸款公司。陳鐵銘是兩家美國銀行——首都銀行、建東銀行的股東。而福信集團則是國內首家民營銀行——民生銀行的創始股東,也是杭州聯合銀行、漢口銀行的股東;柯希平則是廣州農商銀行的股東。
昨天,作為主發起人的陳鐵銘告訴記者,商匯銀行的籌備處設于第一廣場18樓,10億元的注冊資本也已經定下,股東數不會超過20家。有消息稱,此前確定入股意向的股東家數高達40多家。“現在確定參與的股東,只能說是意向股東。”陳鐵銘說,只有在這些股東遞交材料并通過審核后,這些意向股東才可能成為真正的股東,如果大家遞交的材料不合規,意向股東資格就可能被撤銷。
2
年底前正式申請 最快2015年開業
事實上,過去半年多里,在全國各地的民營銀行申辦風中,廈門版的民營銀行一直按兵不動。
廈門總商會投融資專委會設立于今年的4月份,但是,當時成立這個組織并不是奔著設立民營銀行而去的。陳鐵銘說,設立民營銀行的想法是今年8月由他提出來的,之后,經過總商會的協調,終于在最近有了比較明確的說法。
“現在還存在一些變數,包括銀行的名字‘商匯’也沒進行預核準,到時候也有可能更改。”陳鐵銘說,商匯銀行的籌備正有條不紊地進行,基本排出了一個時間表,銀行名稱的預核準工作將在本月內完成。
記者找到的一份商匯銀行籌設計劃顯示,確定股東并組成籌建主體的事情將在12月20日前完成,年底前,他們將向廈門市政府正式提出申請。根據計劃,最快在2015年一季度,商匯銀行將完成工商登記、開業準備,并正式開業。據了解,大洲集團發起的雙潤小貸公司總經理施巧玲是商匯銀行籌備小組的主要成員之一。
據了解,全國各地都在申請民營銀行,但截至目前,全國范圍內,仍沒有一家民營銀行正式獲準注冊籌備。總商會人士介紹,首批民營銀行應該是指標控制,可能不會每個省都有機會。另外,由于民營銀行風險自擔,在存款保險制度尚未建立起來的情況下,民營銀行籌建獲批可能還需時日。
“主要的實施細則還沒有出臺,所以很多信息不能對外披露。”柯希平說,“不過,我們覺得民營銀行這個大方向是走對了”。
【鏈接】
全國40家民營銀行名稱
獲工商總局核準
11月份以來,民營銀行名稱獲批的節奏正在加快,包括商聯銀行、首發銀行、中網銀行、民商銀行、中儲銀行、西京銀行、裕民銀行、新農銀行在內的40家民營銀行名稱獲得國家工商總局的核準。
目前銀行類金融機構設立的流程大致是“名稱預核準——行業準入批準——工商注冊”。銀行類金融機構的準入批準由銀監會審批。按照相關規定,銀監會將自受理之日起4個月內做出書面決定。目前,向銀監會提出設立申請的民營銀行均未獲得書面批復。
今年7月,福建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貫徹落實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稱,支持廈門試點設自擔風險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
此前,有消息說福建首富陳發樹有意設立民營銀行,但遭到了新華都方面的否認。昨日下午,記者向新華都董秘龔嚴冰求證,他說,“那可能只是臆想的,沒聽說陳董有此打算”。
廈門的近鄰泉州是金改試驗區,目前也沒有明確的民營銀行設立的消息,可能要到細則出來后才會見分曉。
(記者 張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