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景公園小區,居民拿廚余垃圾兌換蔬菜。 記者 鐘寶坤 攝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鐘寶坤 實習生 陳希純) 每天早上,在廈門瑞景公園小區,小區居民都會攜帶一大箱廚余垃圾到換購點兌換心儀的蔬菜等日用品,垃圾分類已經成為小區居民的生活新時尚。昨日,福建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在廈門舉行,來自福建省各個地市的垃圾分類相關負責人現場參觀調研了瑞景公園小區、高林居住區一里、湖里大件垃圾處理廠等地,與會者一致認為,廈門在垃圾分類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值得學習和借鑒。
廚余垃圾
環?;厥赵倮萌肴诵?/strong>
在瑞景公園小區大門內側,有個精致的廚余垃圾兌換點,里面的蔬菜可以用廚余垃圾來兌換。早上8點半左右,不少居民用小拖車拉著一個個箱子前來,經過稱重,居民帶來的廚余垃圾就可以折算成人民幣,兌換心儀的蔬菜,也可以累計積分以便日后兌換。
昨日,小區的一位阿姨剛剛用一大箱廚余垃圾兌換了三根蘿卜和一捆蔬菜,她欣喜地告訴記者,以前扔垃圾都犯愁,現在廚余垃圾都收集好好的,還能兌換蔬菜,實在太方便了。
在瑞景公園小區設立廚余垃圾兌換點的是廈門一家環保公司。據公司負責人吳先生介紹,得知廚余垃圾可換蔬菜后,小區的居民們踴躍參加,紛紛前來領取用于收集廚余垃圾的發酵箱。據介紹,居民平常要扔掉的廚余垃圾只要倒入專用發酵箱,撒上菌糠,不會有味道,也不會招來蚊蟲,積累一箱后就可以前來兌換。
吳先生表示,公司將對廚余垃圾分解發酵,得到生物有機肥,再利用這些肥料種植無公害蔬菜,返回社區,變廢為寶,形成廚余垃圾的綠色環?;厥绽梅绞?。
目前,廈門島內共有瑞景公園小區、上李社區、嘉盛豪庭、廈大西村這四個廚余垃圾置換蔬菜點,未來還計劃在島內人口較集中的大型小區陸續推廣。
大件垃圾
思湖集海四區建處理廠
廚余垃圾回收再利用,這只是廈門垃圾分類成效的一個縮影,廈門垃圾分類全國領先。近日,在住建部對全國46個重點城市垃圾分類工作情況進行的考核中,廈門已連續四個季度排名全國第一,初步形成了垃圾分類的“廈門模式”。
據介紹,廈門經過近三年垃圾分類工作實踐和創新推動,市民垃圾分類知曉率100%,參與率達85%。目前,全市日產生活垃圾5200噸左右,其中,廚余垃圾700噸、其他垃圾4400噸,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100噸左右,垃圾日產量呈明顯減緩趨勢。
與此同時,廈門市高度重視分類處理設施的建設。廈門已統一為小區居民配發專門用于投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家庭分類垃圾桶。此外,廈門市已經在思明區、湖里區、集美區、海滄區建成4座大件垃圾處理廠,有效解決了廈門大件垃圾去向問題。
目前,廈門已經形成垃圾收運、無害化衛生填埋、焚燒發電、工業危險廢棄物綜合處置、餐廚廚余垃圾處置等全鏈條、專業化垃圾處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