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 從“你的第二書房”升級為“悅讀者的城市客廳”,打造品牌秀場,開發數字閱讀——這是光合作用以后要走的路。昨天上午,“光合作用企業重組協調小組”與光合作用召開媒體懇談會,公布了全新商業模式,公司負責人也首度現身。
不過,消費者對光合作用新的經營模式是否買賬,尚待時間檢驗。
懇談會
董事長數度落淚
事先要求準時到達“光合作用發展思路媒體懇談會”現場,臨時卻通知可能會調整場地。昨天上午9點半,媒體記者們跟隨光合作用的工作人員,從思明西路的老政協大廈轉戰到了光合作用的中山路旗艦店。
“臨時更換會議場地,并不是害怕供應商鬧場。”光合作用的工作人員解釋道,“起初是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提供的場地,昨天下午我們現場看過之后,覺得不太合適。做背景,布置音響、話筒等需要額外開銷,太浪費錢,所以臨時換了場地。”和中山路旗艦店的房東商量之后,才把會議現場改到了店內的咖啡休息區。
昨天上午10點,消失在公眾視野中整整55天的光合作用董事長孫池,終于現身懇談會。“這么多天從未站出來說過話,因為我認為做比說更有效。”孫池說,“上一次站在這里還是一年前,那時這家旗艦店才剛剛開業。真沒想到短短的一年時間,它竟險些夭折。”
剛開口沒幾句就哽咽,談至動情處數度落淚。光合作用對孫池來說或許不僅是一個品牌,更是她人生的夢想和生命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我沒想到會有這么多人關心光合。從民間到官方,從讀者到員工,每一個人都在支持光合。”孫池不斷表達著自己的感謝和愧疚。
新模式
未來主營“三足鼎立”
“悅讀者的城市客廳”——這是光合作用的全新定位,從“你的第二書房”擴展到“客廳”,它的計劃是,要從私密的個人享受轉變為相互交流的共享空間。昨天上午,開銳創富公司的張寧女士發布了光合作用的全新商業模式。
實體書店變身“悅讀客廳”:精選圖書和雜志,提供咖啡和下午茶,光合作用將推崇客廳式的共享空間。“光合作用會成為一個朋友聚會、商業洽談和自我小憩之地。”張寧女士說,“書籍在店中所占的比例會有所調整,并不會售賣所有層面的書籍,而是會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挑選。”
品牌秀場和數字閱讀則是未來光合的另外兩只腳。通過讀書交流、文化沙龍、藝術品營銷與品牌展覽等形式,光合作用希望運用連鎖店面的整體優勢,成為一個品牌的秀場。“以前幫讀者選書,以后為讀者提供作品。”張女士說,“光合作用憑借它對讀者喜好的了解,可以成為數字閱讀時代的風格化閱讀內容的提供者。”據她介紹,重生后的光合作用很有可能要涉足數字出版行業。
轉型惑
離書店越來越遠
精選圖書,品牌秀場,數字閱讀,雖然看起來都很美,可網上有讀者質疑,光合作用離“書店”越來越遠。“悅讀客廳”主打休閑類經營,書少了,休閑飲品多了,光合作用似乎拋棄了實體書店的本質。為此,昨天下午,記者專程采訪了幾位業內人士。
按新商業模式重生后的光合作用不再是單純的書店,與傳統的實體書店有了很大差別,這是業內人士們的共識。“書店還是應該以圖書為主,如果書籍成為附屬品,那就背離了書店的本質。”一位業內人士談到。可如果單純做圖書銷售,那必然是賠錢的買賣。倘若還是民營書店,那關門就是遲早的事。只做圖書無法生存,多元經營又會背離書店本質,這是所有辦實體書店的人面臨的困境。
“靠咖啡和下午茶盈利很難。書吧性質的咖啡店營業額不會高,因為消費者流動性小,二三杯咖啡就能讓兩個人待一下午。”業內人士分析,“做下午茶肯定需要請廚師,買設備,這又是一大筆投入。”隔行如隔山,涉足圖書以外的行業,也許吃力不討好,這也是不少業內人士擔心的事。至于品牌秀場、文藝沙龍,則早有人開始嘗試,效果并不如預期。“藝術展覽和文藝沙龍,我已經在做,截至目前都還沒有開始盈利。”某業內人士透露。
雖然未來前景尚待時間的檢驗,但多數業內人士都對光合作用所做出的嘗試表示了贊賞,支持它采用多渠道的銷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