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 陳泥 通訊員 孔慶任)財政只需投入1000萬元的“小微企業信保資金”,通過引入擔保公司這一中間環節,有限的財政資金就能發揮出高逾100倍的杠桿作用,銀行向小微企業所提供的信用貸款總計可達10億元。記者從市財政局獲悉,隨著我市針對小微企業的新一輪扶持計劃正式啟動,更多廈門小微企業未來將能獲得免抵押、免擔保的銀行貸款。
7月25日,廈門建行正式受托成為廈門財政“小微企業信保資金”的首家合作銀行,20天來,已有10多家廈門的小微企業獲得了廈門建行4000多萬元的免抵押免擔保貸款。
廈門建行此次之所以把面向小微企業的放貸速度大大加快,正是基于此次廈門財政局和經發局聯手推出的“小微企業信保資金”扶持模式。在這一模式下,銀行的放貸環節中,增加了廈門財政和擔保公司兩個主體,三方共同承諾,一旦出現壞賬,廈門財政、銀行和擔保公司將按25%∶25%∶50%的比例分擔責任。
由于風險降低,廈門建行把面向小微企業的貸款門檻降低了,真正做到了免抵押免擔保,并承諾給予小微企業貸款利率不超過基準利率上浮30%。
這種“財政——擔保公司——銀行——小微企業”的新型財政資金扶持模式,也實現了財政資金的杠桿效應再度放大。
據了解,按照我市財政和經發局在上月下旬正式啟動的針對小微企業的新一輪扶持計劃,由財政從去年推出的“中小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資金”中再設立“小微企業信保資金”,同時擔保公司也出資共同參與,銀行負責把控風險并提供貸款。在這種模式下,財政1元錢的“信保資金”,通過金融工具的杠桿作用,至少可以撬動銀行100元的貸款,讓可以從廈門財政受益的小微企業數量按倍增加。
“今年財政將安排1000萬元預算資金作為‘小微企業信保資金’,擬吸引擔保公司配套出資1億元。”市財政局企業處副處長徐元元透露。廈門建行三年內將按7倍、10倍、15倍發放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共32億元。首期已有4家擔保公司主動參與,四家擔保公司共同到位了3500萬元的信保資金。
徐元元表示,根據財政部門的設想,“信保資金”模式中的擔保環節還可以引入民間資本。而更多民間資本參與,便會有更多的小微企業從中受益,架起民間資本與小微企業之間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