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徐景明 蔡綿綿)10月底,2022年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首批城市名單正式對外發布,廈門與天津、石家莊、濟南等15個城市入圍。這是我市積極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國際性物流樞紐城市的重要事件。
現代物流業是我市的千億級支柱產業,商貿物流產業集群是我市4個支柱產業集群之一。“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發展物聯網,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降低物流成本。”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說,廈門入圍后,將獲得政策和資金的雙重支持,有力提升物流產業服務質量和綜合競爭力,提升物流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帶動我市營商環境和政策環境不斷優化。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令我市交通運輸系統干部職工倍感振奮。市物流辦主任、市交通運輸局一級調研員李霹靂說,現代物流產業是“交通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等要求,廈門的現代物流業要加快轉型升級步伐,謀求高質量發展,履行好產業使命。
這在《廈門市“十四五”現代物流產業發展規劃》中已有藍圖:未來,廈門將從基礎設施、產業載體、冷鏈物流、智慧物流、綠色物流等七個方面,推進物流產業發展,擴大物流產業規模,提升物流產業國際化、智能化、低碳化水平,構建高效運行的現代物流體系,全力打造國際性物流樞紐城市。到2025年,全市現代物流產業總收入達1850億元,物流業增加值達900億元。
10月24日,廈門中歐班列首次在前場鐵路大型貨場始發;本月9日,廈門港迎來今年第19條國際集裝箱班輪新航線。這些均是我市現代物流業提質增效的重要事件。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出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我見證了中歐班列在廈門的發展,對未來充滿期待。”海投集團廈門國際班列有限公司負責人吳云波說,近期還計劃開通白俄羅斯(明斯克)方向班列,繼續鞏固和西安、重慶等城市城際合作,為我市積極打造國際性物流樞紐城市增添動力。
綠色、低碳、信息、智能,這些關鍵詞,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頻頻出現,這為我市物流產業的發展指引方向。眼下,我市正在搭建智慧物流監測平臺,將整合線下分散的物流信息數據資源,提高產業服務水平。
強化招商力度,將有效強化發展韌性。圍繞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廈門社會經濟高質量和可持續性發展要求,我市將重點引進基于物流服務的采購貿易、物流分撥、結算金融、區域總部等“四位一體”的項目,強化產業項目招商帶動效應,吸引高端優質物流資源向樞紐聚集,加強推動物流智慧化、數字化建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學習手記】
高質量發展正當其時
未來的物流業將會是什么樣?經過幾日的采訪,記者發現,隨著物聯網、大數據、5G技術、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快速發展,物流業這項看似古老而傳統的產業,正在迸發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生活力。
交通運輸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我市物流及相關經營企業超過9000家,物流產業總收入1527億元,十年間年均增長13.1%,這項兼具戰略性、基礎性、服務性的產業,對特區經濟社會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相信隨著前沿技術的推廣落地,將有效解決傳統物流行業中成本高、效率低、環節多等問題,實現高質量發展,以實干實績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