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陳泥)當前我市正處于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時期,機場、軌道、跨海大通道、新城片區開發、重大產業等重大重點項目同步推進,“十四五”期間資金需求將超過6000億元;與此同時,受減稅降費和房地產調控政策等影響,有限財政資金重點用于保運轉、保民生和扶持產業發展,城市建設資金籌集難度加大,急需通過創新的思維、改革的方式,把財政與金融聯動起來,打通市場資金進入通道,挖掘資源效益,解決城市建設資金問題。
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廈門市財政局提出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方案,經市委市政府研究后印發實施。改革方案綜合運用“財政政策+金融工具”,有效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建設,打造城市發展新引擎。據悉,改革方案落地實施四個月以來,市財政局會同各區各部門積極對接,預計今年內可引入的社會資本超過2000億元,改革成效已初步顯現。
PPP模式引入社會資本超1100億元
重大項目建設有了“及時雨”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核心要義是建設和運營一體、按效付費,優中選優比選社會資本,解決資金問題的同時,提高項目建設運營效益。市財政局充分用好用足我市PPP額度,今年以來牽頭策劃生成16個PPP項目,總投資超過1100億元,其中已有4個項目入庫、正在開展社會資本采購工作。這些項目覆蓋產業園區、跨海通道、生態環保以及停車場等多個領域。我市PPP項目推出以來,各大央企紛紛前來洽談,充分體現出廈門政府信用好、營商環境佳、社會資本投資意愿強。
實施軌道TOD綜合開發
近20平方公里土地實現增值
軌道建設與城市發展緊密結合,提高了城市運轉效率、提升了城市空間、帶來了巨大的正外部效應。通過實施軌道TOD綜合開發,依托軌道站點把周邊閑散、低價值的土地資源串聯起來,成片開發,打造新的城市綜合體,實現人與城市、地鐵完美結合,讓土地資源在軌道建設中實現增值,反哺軌道建設。目前,TOD項目隨著線路建設和運營正逐步鋪開,一批TOD項目落地實施,五緣灣濕地公園TOD項目在設計上引入站城一體的理念,打造高品質綜合性生活區。海滄CBD項目正在開發建設,洪塘頭TOD地塊已納入8月底第三批出讓計劃,島內五通、集美后溪車輛段、集美杏濱等TOD項目也在加快推進。這些項目的延伸拓展,讓近20平方公里土地實現增值,快速提升城市配套和城市品質。
組建千億級城市建設投資基金
打通各類資本進入通道
長期以來,保險資金等各類資本看好廈門,投資廈門的意愿強烈。改革方案明確,通過組建城市建設投資基金,打通資本進入通道,將保險公司、各類基金等掌握的長期、穩定、低成本的資金引入廈門,用于投資我市重大項目,實現雙贏發展。
據介紹,我市城市建設投資基金首期計劃設立兩個子基金,募資規模200億元、可撬動銀行貸款500億元,中遠期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有力保障我市片區綜合開發、市政公用設施、軌道交通、跨海通道等重大項目建設。
盤活存量資產用于新增投資
實現良性循環
經過多年投資建設,廈門在基礎設施領域已形成一大批優質的存量資產。改革方案提出,盤活存量資產,將分散的資產集中起來,通過優化重組、資產證券化等方式實行資本化運作,提升資產運營能級,收回資金用于新增投資形成良性循環。
據介紹,目前,我市已通過盤活存量資產策劃8個項目納入國家REITs儲備項目,其中,廈門安居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項目估值12.14億元,是全國首批保障性租賃住房基礎設施REITs項目。正在推進再生水廠網IPO、垃圾處理、停車位特許經營等資產盤活工作。
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繼續按照國務院關于盤活存量資產擴大有效投資的要求,進一步梳理盤活政府持有的存量資產,實現資產變資本,用于擴大有效投資。
推進片區綜合開發
實現開發、建設、招商和運營一體
改革方案明確,改變片區項目單獨投建、片區組團功能相對割裂的情形,按照系統設計、市場化運作的模式,統籌推進土地成片綜合開發,由市場主體整體實施片區功能組團開發、建設、招商和運營,打造產城人融合、可迭代發展的高品質城區,實現可持續的市場化投資機制。
據悉,我市已初步選定翔安新城等作為試點推進綜合開發,選擇相關區域作為綜合開發地塊,引入市場化資金,加快片區功能組團高品質建成投用。
爭取地方政府債券
發行額度400億元
改革方案提出,充分利用國家擴大投資、加大專項債發行力度的有利時機,積極向上爭取債券額度,加大項目儲備力度,形成“儲備一批、申報一批、發行一批、使用一批”的機制,籌集低成本資金,推進新城開發和項目建設。
據悉,2022年我市爭取地方政府債券額度400億元,債券支出進度連續數月在全省排名第一,債券資金使用效益進一步提升,拉動投資作用明顯。
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是城市發展模式和發展理念的轉變,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廈門政府信用好、財政實力強、營商環境佳,引入社會資本和發揮金融資源作用空間大。下一步,財政部門將繼續以統籌“資金、資產、資源”為一體,以“財政政策+金融工具”為兩翼,引入更多的社會資金資本資源,參與我市城市建設,為我市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財政政策和資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