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訊(海峽導報記者 駱余民 通訊員 林廣明 鄭偉明)交易商多了一個規避價格風險和套期保值的新工具,投資者又多了一個投資新通道——近日,93號汽油現貨掛牌議價交易在廈門石油交易中心正式上線。這也是國內首個成品油網上交易品種,填補了境內石油產品大宗商品交易的空白。
意外 交易首日差點漲停
“太出乎我們的意料了。”廈門石油交易中心總經理楊瑞軍當日連呼意外。
在93號汽油現貨掛牌議價交易上線前,交易中心參考國內外油價,確定93號汽油基準價為每噸8150元。但當日上午一開盤就沖到了每噸8345元。上午10時13分,距離開盤還不到1個半小時,又創下全天最高價每噸8436元,漲幅為3.39%。隨后有所回落,到下午3時10分收盤時,收于每噸8330元。全天成交量達15052手,交易金額為1.26億元。“達到4%就漲停了。”楊瑞軍說,93號汽油現貨一上線價格就走這么高,說明受8月1日晚國際油價大漲影響,投資者普遍看漲未來油價,但昨天的最高價還是有點偏高。“現貨市場的價格一般也就8300元左右,收盤價回落到8330元,是一種理性回歸。”
創新 有助判斷未來油價
據了解,昨日參與93號汽油現貨掛牌議價交易的,主要都是一些汽油批發企業和投資者,另外還有一些是民營加油站的經營者。“這是中國大陸首個成品油網上交易品種,填補了境內石油產品大宗商品交易的空白。”楊瑞軍說,93號汽油具有關注度高、參與者眾多、市場波動大、易于標準化等鮮明特點,且與原油、化工產品關聯度高,不僅可以為交易商提供規避價格風險和套期保值的工具,也可為投資者提供一個新的投資通道。
楊瑞軍并表示,通過這個平臺,大家對油價的預期變化將更加提前,市民也可以通過到石油交易中心網站上下載客戶端,來判斷未來油價走勢。
規則 民營油站可從這里購油
和股市類似,93號汽油現貨議價掛牌交易屬于電子交易,買賣雙方在網上自動達成交易,可自由選擇拋售和購買。這一交易平臺面向全國開放。交易時間為每周的工作日,上午8點50分-11點30分、下午1點30分-3點10分。
為了控制交易風險,廈門石油交易中心還建立一套風險控制體系。
在這個交易平臺參與交易,必須是廈門石油交易中心會員或中心授權的服務機構。會員只能是企業法人,自然人如要交易,只能通過會員參與,不允許個人操作。“不能只網上交易而不現貨交割,所有人都可以參與交易,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形成交割。”楊瑞軍說,為了防止有人惡意炒作,將對一直不交割的交易者收取延期補償費。
據悉,民營加油站等也可以通過交易中心交易93號汽油,然后再從石油交易中心委托的石油儲存倉庫提貨。根據物流要求,現貨交割的最低量為2000噸。
動向 年底或推柴油現貨交易
廈門石油交易中心于2010年9月28日正式開業,是海西地區第一家石油化工現貨交易平臺,目前已形成自由現貨交易、現貨掛牌融資交易、現貨掛牌議價交易等多種互動發展的交易模式,入駐會員企業已近300家。
而在今年7月,該中心的現貨交易額突破28億元,創開業以來單月運營最高水平。
廈門石油交易中心方面預計,93號汽油現貨掛牌議價交易上線后,預計5個月交易額就有望達到350億元以上,2014年全年交易額有望突破1500億元。
楊瑞軍說,如果形勢看好,廈門石油交易中心有可能開夜盤,并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推出0號柴油現貨的網上掛牌議價交易。
專家解讀
廈大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林伯強
想打破“兩桶油”壟斷還“嫩”了點
當日,廈大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教授在接受導報記者的采訪時表示,93號汽油現貨掛牌議價上線有助活躍境內石油市場,有助參與企業規避風險。對民營加油站來說,參與汽油交易會更便利。
“但目前這個交易平臺和交易項目的影響力還很弱,對全國油價的影響微乎其微。”林伯強說,這一項目上線或會引發民營加油站等囤積93號汽油,但廈門石油交易中心的交易量還太小,跟全國每年好幾億噸的石油消耗量比相差甚遠,何況國家發改委還限定了成品油的最高限價。
林伯強并表示,他看不到中石油、中石化參與這一交易的動力,畢竟這一平臺還很小。但對民營加油站來說,這會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在目前這個階段,民營加油站很有可能會成為交易的主體。
因此,林伯強認為,廈門石油交易中心93號汽油的交易情況還不足以對市場油價產生影響,也不可能打破“兩桶油”對油價的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