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訊 據廈門商報報道(記者 林君 通訊員 李春妮)22日,為期五天的第十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簡稱“6·18”)在福州落下帷幕。我市代表團“滿載而歸”,共對接成功376個項目,總投資超過40億元。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對接成功的376個項目,涉及光電一體化、生物及新醫藥、新型材料、新能源、節能技術、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等新興產業,這些新領域項目的產業化,將進一步提升廈門企業的科技水平。
本屆“6·18”,首設“廈門館日”活動。廈門京道聯萃和廈門賽富創業投資公司在現場揭牌成立,基金總額近7億元人民幣,將用于支持廈門還處在成長中的中小微新興產業公司。
交易會現場,環保、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展品是廈門團的一大亮點。廈門利得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改性納米電氣石粉為主要原料,制作出除循環冷卻水中鈣鎂離子的陶瓷濾料,可有效降低水的硬度,提高熱交換率,降低能耗,低碳環保。
廈門市朗星節能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的使用了COB封裝技術的LED燈具,直接把多枚LED芯片裝在線路底板上,不僅提高了燈的亮度,還擴大了散熱面積,比普通白熾燈節電80%,也不像熒光節能燈那樣存在汞污染。
此外,不少科研院所、高校也紛紛與廈企“牽手結緣”。華中農業大學與廈門瑞泰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攜手共建“草本植物提取物在豬飼料中的開發與應用”項目,開發研制生產綠色飼料添加劑,減少有害物質在肉產品中的殘留,提高畜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