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海峽兩岸(廈門)寵物產業博覽會上,大家紛紛與寵物合影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葉子申)如今,“吸貓”“擼狗”已成為不少人的生活日常。在廈門,寵物經濟也正在加速崛起。日前,記者從2019海峽兩岸(廈門)寵物產業博覽會上獲悉,廈門市養寵物人數超過50萬,線下寵物相關門店近400家,占全省門店數量近一半。廈門寵物店或寵物醫院人均每次消費達934元,位居全國第一,寵物產業市場潛力巨大。
廈門線下寵物店近400家
2013年,吳先生在廈門明發商業廣場開了一家寵物店,并在此經營了6年。剛開始,他的店只有70多平方米。隨著生意越做越大,后來店鋪面積擴大到200多平方米,經營內容涉及寵物的美容、Spa等。而與店鋪面積擴大成正比的是,寵物店的客戶數量也翻了好幾倍。
吳先生告訴記者,近年來,廈門的寵物經濟不斷升溫,他所在的明發商業廣場內寵物店越開越多,目前保守估計60多家。記者走訪發現,禾祥西路、環島路、火車站等路段同樣經營著為數不少的寵物店。根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廈門市養寵物人數超過50萬,線下寵物相關門店近400家,占全省門店數量近一半。
不少資本也開始介入廈門的寵物行業。2016年,瑞派閩華(廈門)寵物醫院管理有限公司率先在廈門成立,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目前,這家公司已在廈門收購、參股投資了多家寵物醫院。此外,高瓴資本旗下的上海安安寵物有限公司也瞄準廈門的寵物醫院市場,已通過收購新設了六七家寵物醫院。
90后、95后是消費主力
寵物店越開越多,誰在為此買單?多位寵物店經營者告訴記者,90后、95后是當之無愧的消費主力。CBNDATA發布的2019年寵物消費生態大數據則表明,近一年線上寵物市場中90后、95后消費占比超過了4成,95后的線上寵物消費更是連續三年呈倍數級增長。
在軟件園二期上班的陳女士,是一名90后獨生女,大學畢業后,開始獨自在廈門工作生活。目前,陪伴她最多的是一只養了好幾年的寵物犬。“養狗狗真的開銷比較大,如果購買狗糧,再加上營養搭配、洗護等,寵物犬一個月的開銷超千元是常事。”陳女士說,從玩具到罐頭,再到保健品以及狗生病的藥,細算之下,一整柜寵物用品價格逼近4000元。雖然花錢多,但陳女士樂在其中:“它用一生陪伴我,我也要盡可能對它好。”
根據阿里巴巴旗下“口碑”發布的數據顯示,廈門寵物店或寵物醫院人均每次消費達934元,位居全國第一,是北上廣消費金額的2倍至3倍,廈門寵物美容店人均每次消費達699元,居國內第二。
記者了解到,單身經濟也變成了寵物經濟發展的推動器。在中國寵物人群飼養寵物原因調查中,將寵物視為精神寄托的“空巢”青年占據了24.1%。與此同時,隨著短視頻平臺抖音、快手等的火熱,萌寵視頻也幫寵物經濟做了全面的內容營銷。
小微寵物商家利潤不高
寵物行業的消費群體不斷擴大,那寵物店或相關產業賺錢嗎?在大眾點評上,記者隨機點開一家寵物店,該店推出了五種貓狗洗護套餐,其中一款92元的短毛貓精洗精護套餐,涵蓋了皮膚基礎檢查、眼部清潔、指甲修剪、耳道清理、洗浴清潔,體重超過5千克需加收30元,到店后如遇到貓咪反應強烈,商家會視洗護難易程度加收50元-100元。
業內人士表示,部分小微寵物商家的利潤空間并不大。有一名業內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家寵物店每個月的投入成本在兩萬元左右。“平時主要靠一些老客戶照顧生意,以年輕人居多,但他們流動性比較大,經常會面臨搬家,所以客源也不穩定,每次人均消費70元左右,很多人進店只是想請教養寵經驗,買寵糧反而會去網購,這個行業并不像外界想象中那么暴利。”該人士說。
多位業內人士都向記者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現在,寵物市場存在一個痛點是,像寵物美容、寵物寄養這些周邊服務還不是消費剛需,如果入局的玩家過多會導致同質化競爭,最終將影響中小經營者的生存空間。因此,連鎖化、品牌化將是未來的趨勢,但這同時也將引發新一輪的行業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