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雷妤)昨日上午8時,新五緣號客輪運載著165名旅客,從五通客運碼頭三期的新候船樓始發前往金門。
經過近5年的施工建設,廈門五通客運碼頭三期于昨日啟用,是海關、檢驗檢疫合并后首個全新啟用的旅檢通關碼頭。今后所有從廈門出發的廈金航線旅客,均轉由三期候船樓登船,原二期候船樓停止使用。此外,五通客運碼頭三期配套工程也已完成,開始試運行。
歷經18年的發展,廈金航線已成為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的“黃金通道”。作為大陸對臺最大的客運碼頭,三期口岸的建設,將成為推動對臺融合發展再上新臺階的重要陣地。
旅客全程可自助登船
昨日上午,記者跟隨首批赴金旅客,共同探訪這座全新的五通客運碼頭三期候船樓。新啟用的候船樓,在旅檢通道上配備了負壓隔離室、CT機、X光機、閉路監控、紅外體溫檢測系統、紅外低溫探測系統、行包輻射檢測系統、行人輻射檢測系統、微小氣候監測系統等監管設施。
劉先生是臺胞,昨日一早,他和家人準備坐船返回金門。“我以為走錯地方,確認了好幾次,才知道今天搬新樓。”早上7時左右,劉先生一家早早地抵達候船樓。他告訴記者,他從金門來時還是舊樓,才幾天,回去時就換新樓了。在他看來,新候船樓非常寬敞,體驗感很棒!
在一樓旅客服務中心前的自助區,記者看到現場設有多臺自助機。游客小薛說在志愿者的指引下,在自助機上完成證件信息的驗證,不到5秒就取到了票。“我不久前還來過一次,當時還是排隊取票,這次來覺得非常方便。”小薛說。
在二樓出發大廳,新候船樓配置了18條新型智能驗證臺的人工查驗通道,和22條出入境自助查驗通道。在自助查驗通道,小薛把證件放在識別區上,看一眼攝像頭,設備就自動開閘通行。從自助購票、自助檢票,到自助通關,小薛全程實現自助登船。
據了解,通行一名旅客,平均只需3秒左右。與傳統驗證臺相比,新型智能驗證臺增加了盲區監控、電動閘門、緊急報警、自助人像采集、旅客滿意度評價等功能。此外,還將實現WiFi全覆蓋。
7月每日船班將提升至40個
除了直觀地感受到新候船樓的智能化外,未來,還將有越來越多的船班來往廈金兩地,高峰期一票難求的現象將有所緩解。
據悉,新候船樓建筑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體量是原候船樓的6倍,泊位由4個增至6個,設計旅客年吞吐量350萬人次,已預留拓展空間至遠期旅客吞吐量500萬人次。
18年來,廈金航線運送旅客量從當年的2萬人次,發展至去年的175萬人次,增長近84倍,每年運送臺胞約100萬人次。截至去年年底,累計已有1787萬人次往返廈金兩地,客流量占全省對金、馬海上客運航線的90%以上。新候船樓將很大程度上滿足客流增長的需求。
元翔(廈門)海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金獅介紹,旅客中有六成是臺胞,其他是大陸游客。隨著大陸游客量逐漸增多,航線將實現穩步發展。按計劃,今年7月起,五通客運碼頭將把每日船班量從36個提升至40個。
不僅如此,新候船樓啟用后,二期候船樓也將“升級”。吳金獅告訴記者,五通客運碼頭二期候船樓將進行改造和設計,將約有一萬多平方米用于商業項目,其余6000多平方米將成為辦證大廳,位于五緣灣的廈門市公安局赴金旅游辦證中心將遷至此處。
廈門郵輪港海關駐五通碼頭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加快推進監控指揮中心、海關查驗管理及智能化平臺、入境托運行李預檢及跟蹤系統等后續項目建設,爭取把五通客運碼頭三期建成對臺監管示范、全國海港旅檢示范、信息化建設示范的標桿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