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陳泥 通訊員 徐然 江肖瑋 章冬嬌) 廈門市稅務局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市共有1.17萬戶次誠信企業通過“銀稅互動”獲得授信貸款,總金額達104.9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有效緩解,誠信納稅的示范作用和激勵效果持續彰顯。
“銀稅互動”項目將企業的納稅信用與融資信用相結合,有效實現了納稅信用與貸款信用的無縫對接。項目推出7年多來,累計為約20萬戶次企業提供納稅信用貸款771.11億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去年9月疫情期間,位于同安工業集中區的廈門永盛欣模具有限公司急需資金支付材料款、發放員工工資。稅務部門了解到該情況后,主動聯系企業介紹“銀稅互動”納稅信用貸款服務。通過申請,永盛欣模具很快獲得了一筆100萬元的授信貸款?!岸嗵澚思{稅信用這個‘敲門磚’,我們通過線上申請就順利獲得了貸款。這筆貸款幫助企業在疫情期間渡過了難關。”該公司總經理文國新告訴記者。
“良好的納稅信用成了企業的一張‘金名片’,也轉換成了他們的融資信用。以農業銀行為例,企業人員只需要在手機上操作,即可完成納稅信用貸款的申請,真正實現‘一站式’辦理,額度最高可達300萬元。”農業銀行廈門市分行普惠金融事業部洪禮煌一邊介紹,一邊向記者展示納稅信用貸款便捷的申請操作流程。記者還了解到,廈門建設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等眾多銀行金融機構也結合自身業務實際,充分利用稅務數據,創新推出形式多樣的針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取得了良好成效。
據悉,針對當前中小微企業迫切的資金需求,除了加快與各合作銀行簽署《深化“銀稅互動”戰略合作協議》,加大稅收信用貸款支持力度外,稅務部門還進一步發揮稅務大數據的作用,透過現有的“銀稅互動”合作機制,引導銀行金融機構對重點產業和重點領域的企業給予重點支持,切實讓納稅信用轉換為助力企業更好發展的“真金白銀”。
背景
“銀稅互動”緩解企業融資難
為有效緩解銀行和企業之間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的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情況,自2015年起,廈門稅務部門主動聯合廈門市銀保監局、銀行業金融機構利用納稅信用大數據推出“銀稅互動”項目,將企業的納稅信用與融資信用相結合,有效實現了納稅信用與貸款信用的無縫對接。項目推出7年多來,廈門市稅務局陸續與30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合作,累計為約20萬戶次企業提供納稅信用貸款771.1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