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林雯 通訊員 胡婷婷)廈門市統計局近日公布,上半年廈門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3420.84億元,實現增加值866.3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1%,總體保持穩定增長。
在35個工業行業中,增加值增長的有24個行業,也就是有近7成行業保持增長。表現最為突出的是化學纖維制造業、食品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40.9%、33.6%、32%。增長總量居前的則分別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三大行業合計實現增加值427.85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高達49.4%。
上半年,廈門持續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體經濟領域加快轉型升級,科技元素的不斷涌現,做強了實體經濟“硬實力”。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完成總產值2421.02億元,實現增加值583.99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67.4%;增長9.6%,比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1.5個百分點。電子和機械兩大支柱行業進一步發揮優勢,完成總產值2380.56億元,增長9.5%,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例高達69.6%。
從不同產業鏈來看,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信設備、汽車、輸配電及控制設備、農副產品與食品加工、LED等6條產業鏈產值超過百億元,分別完成產值748.93億元、621.24億元、227.61億元、174.89億元、170.17億元和109.4億元,其中增長最快的是平板顯示產業鏈,增速達到18%;農副產品與食品加工也在快速發展,增長16.4%,增速排名第二。
分區域來看的話,湖里區工業增長速度居各區之首,增加值增長10.5%。翔安區實現工業增加值197.31億元,增加值總量在全市奪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