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
中國經濟50人論壇在廈開幕
臺海網 據廈門日報報道 8日下午,“中國經濟50人論壇·海峽兩岸金融峰會”將在廈門舉行。海峽兩岸十幾位經濟金融界頂尖專家學者昨日已經陸續來到廈門,他們將在今天的峰會上圍繞“兩岸金融合作與廈門先行先試”這一主題展開研討和交流,并為廈門建設兩岸金融中心積極建言獻策。
大腕云集
本屆峰會吸引了全國人大常委、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會長、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執行長吳中書,臺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鄭貞茂,臺灣前財政部門負責人劉憶如等兩岸著名專家學者紛紛到場。
共襄盛舉
本屆峰會由廈門市人民政府、中國經濟50人論壇和新浪網主辦,市金融辦、廈門日報社、廈門廣電集團、廈門金圓投資集團、新浪財經和新浪廈門承辦,廈門大學經濟學院作為智庫支持單位。
走進會展北片區,一幢幢現代化的大廈高聳入云,氣勢恢宏。放眼望去,島內東部的這片區域,未來不僅是廈門的新地標,更是聯結兩岸、推動發展的重大平臺。
當前,推進兩岸金融中心建設已經成為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實施跨島發展戰略的重大舉措。
“兩岸金融中心等重大平臺建設,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大引擎,事關廈門的長遠發展和海西全局。”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于偉國多次強調,親自部署,全力推進兩岸金融中心建設。
現在,島內東部22平方公里的兩岸金融中心迅速崛起,金融機構紛紛入駐,初步顯示出強大的集聚效應和輻射作用,為經濟特區科學發展新跨越做出了積極貢獻。
廈門金融業發展基礎雄厚
特區建設30多年來,廈門金融業蓬勃發展。1981年到2011年,廈門金融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8.6%,高于同期GDP平均增速1.3個百分點。今年前10個月,廈門實現金融業增加值176.24億元,同比增長26.4%,對第三產業增加值的貢獻率達到27.4%。我市金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截至今年11月底,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5063.36億元,本外幣存款余額5289.67億元;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突破8000億元。
金融中心大廈等
37棟高樓已開建
為推動兩岸金融中心建設,省委、省政府專門出臺了25條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決定在本島東北部規劃面積約為22平方公里的區域作為兩岸金融中心建設的載體平臺。去年4月我市成立了兩岸金融中心建設指揮部。隨后,市政府成立了凈資產目標為100億元的金圓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兩岸金融中心建設的運營主體、投融資的主渠道、開展招商引資和產業對接的平臺。
今年以來,于偉國等市領導多次帶隊赴北京拜會“一行三會”等國家部委,爭取對廈門建設兩岸金融中心的先行先試政策支持。
如今,“兩岸金融中心”各項開發建設正快速有序推進。截至上月末,“兩岸金融中心”累計完成征地928.1畝,拆遷168萬平方米,掛牌出讓土地22.5萬平方米。廈門金融中心大廈等37棟高樓相繼動工建設。
海內外金融機構“云集”廈門
目前,兩岸金融中心招商引資工作勢頭良好。截至上月底,“兩岸金融中心”已落戶項目98個,正在辦理落戶項目40個,在談項目249個,總投資額預計超過450億元。中宏人壽、京道產業基金、建信金圓股權投資基金、廈門賽富創業投資基金、海翼集團財務公司、恒生銀行廈門分行、廈門同安農銀村鎮銀行等眾多金融機構相繼成立。
不斷探索
兩岸金融合作新領域
隨著兩岸金融中心建設的持續推進,廈門在兩岸金融合作先行先試領域也取得了豐碩成果。
中國保監會與廈門市政府簽署了《關于建設廈門保險改革發展試驗區合作備忘錄》,將廈門確定為全國保險改革發展試驗區。國家開發銀行廈門分行授信支持兩筆陸資赴臺投資項目,開創了金融支持大陸赴臺項目投資先河。廈臺兩地共有12家6對銀行簽訂了跨境人民幣代理清算協議,廈門成為大陸首個提出建立兩岸跨境人民幣結算清算群的城市。廈門有8家銀行獲得開辦人民幣與新臺幣雙向兌換業務資格,新臺幣兌換量和兩岸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分別占大陸地區的1/4和1/7,居大陸各城市首位。民生銀行率先在廈門成立茶業金融中心,浦發銀行率先在廈門設立離岸業務創新中心等等,廈門在金融改革創新和兩岸金融合作中的先行先試作用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