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wǎng)訊(廈門日報記者 林欽圣 通訊員 朱俊博 洪婷婷 圖/記者 王協(xié)云)地鐵不僅是城市發(fā)展的門面,也是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文明的元素在地鐵里隨處可見——站廳站務員主動對購票乘客提供幫助;安檢崗安保員上前提醒乘客將背包放進安檢機;站臺志愿者引導乘客先下后上、文明乘車……
本周一,記者和市民代表走進地鐵1號線集美學村站,體驗文明新風,感受地鐵站里的文明細節(jié)。
環(huán)境稱心
讓出行更舒心
“地鐵站里明亮又干凈”“地鐵衛(wèi)生間環(huán)境不輸商場”“無障礙服務人性化”……走進地鐵1號線集美學村站,市民代表連連點贊。
在客服中心、站臺及安檢處,均設置了醒目的引導標識,提醒乘客排隊候車、有序乘車;車站出入口、站廳、站臺等部位均張貼有禁止吸煙標志,定點擺放分類垃圾桶;同時,車站出入口墻面、通道均設有公益廣告牌,站廳、區(qū)間等位置設有公益廣告燈箱。
“出行環(huán)境是地鐵留給乘客的第一印象,也是服務品質(zhì)最直觀的體現(xiàn)。我們在營造優(yōu)質(zhì)乘車環(huán)境上實施‘有序化’部署、‘精準化’管理、‘走心化’服務等,努力營造干凈整潔、溫馨舒適的窗口環(huán)境,以最好的狀態(tài)服務乘客?!睆B門軌道集團運營分公司園博苑站區(qū)站區(qū)長張潔玲說。
“今天上午我從地鐵烏石浦站乘車,到集美學村站,一路都被地鐵文明氛圍所吸引?!笔忻翊?,輕工集團原紀委副書記、黨辦主任周衛(wèi)東點贊說,廈門地鐵充分利用地鐵站內(nèi)資源,立體化、全范圍展示豐富的公益內(nèi)容,讓廣大乘客切身感受到“安全有保障,文明在身邊”。
服務走心
讓出行更暖心
“女士您好,是不是要寄存行李,請先將行李進行安檢,再掃描二維碼填寫寄存信息?!痹诩缹W村站客服中心旁的行李寄存處,值班站長石雅琪熱情地指導旅客寄存行李。在她的耐心指引下,來自江西的旅客金女士和她的伙伴們成功將行李寄存?!斑@是我們精心制作的愛心便利貼,上面標注了集美學村站附近的旅游景點和瀏覽路線,供你們參考,祝你們玩得開心,但別忘了今天晚上11點前來提取行李?!笔喷髡f。
石雅琪是“95后”,在廈門地鐵已經(jīng)工作了5年?!懊恳晃坏罔F工作人員都是優(yōu)質(zhì)服務的代言人。”工作中,她用滿腔熱情和嫻熟的業(yè)務能力為乘客提供準確高效快捷的服務?!坝行┏丝偷男枨笫羌拇嫘欣?,有些乘客的需求是問路,有些乘客不懂操作自助購票機,有些乘客則在進出站時遇到故障。”長期與乘客直接的服務交流,讓她能夠第一時間判斷乘客的需求,主動上前服務解難。
“地鐵服務好不好,乘客最有發(fā)言權(quán)?!笔忻翊?、集美大學陳嘉庚研究院學者廖永健點贊說,旅客出游時把行李寄存在地鐵站是非常方便快捷的方式,廈門地鐵這項服務溫馨又實用。
廈門軌道集團運營分公司客運中心經(jīng)理林志平說,廈門地鐵的行李寄存量約每年7000件,而集美學村站近期日均寄存量就達200件。目前廈門地鐵在1號線集美學村站、湖濱東路站,2號線郵輪中心站,3號線廈門火車站提供行李寄存服務。
出行無礙
讓出行更安心
“對地鐵出行來說,無障礙設施尤為重要?!敝苄l(wèi)東告訴記者,地鐵無障礙環(huán)境品質(zhì)是他本次特別關注的一個點。
如何為殘障人士、老年人、傷病人士等特殊人群提供貼心的地鐵服務?在站務員鄒滟的帶領下,記者和市民代表現(xiàn)場體驗了無障礙出行。從地鐵站出入口至站廳、站廳至站臺,乘客均可通過無障礙電梯直達。其中,出入口無障礙電梯外設置有輪椅坡道,方便行動不便的乘客坐輪椅進出車站。此外,車站出入口、站廳、站臺等公共區(qū)域均設置有盲道,讓盲人可以依靠腳和盲杖在盲道上辨別道路。
記者和市民代表還注意到,在客服中心設有低位售票窗口,方便辦理相關業(yè)務;進出站閘機設有寬通道,方便進出站;無障礙衛(wèi)生間里,安全抓桿、扶手橫桿和斜面鏡保障使用便利;電梯、扶梯的扶手上,還有專門為盲人設計的盲文。
“如果乘客乘坐地鐵需要幫助,可以提前撥打廈門地鐵服務熱線0592-2506666或目的地車站電話預約愛心服務,我們都會給予幫助,從進站到出站,全程一對一接力服務,解決出行難題?!绷种酒秸f。
去年5月15日,廈門軌道集團攜手市殘聯(lián)、福建省南極光公益服務中心,共同開展2022年廈門地鐵“無障愛·更有愛”全國助殘日主題活動,并發(fā)布了《無障礙導行攻略手冊》。通過這份攻略,乘客可以直觀了解車站各項無障礙設施,合理安排出行路線,享受更加便捷的出行體驗。
【暖心故事】
暗號“紅帽子”
“戴上小紅帽,這是我們約定的暗號。”2017年起,當時是殿前站務員的陳紹恒和視力微弱的老人李先生定下約定,只要同事們看見這頂帽子,就會幫助他乘坐地鐵。
陳紹恒回憶說,2017年,一天下班途中,“啪”一聲清脆的掌聲,吸引了他的注意,循聲望去,出站人群中,一位60多歲的老人行走緩慢,每走幾步路,都要先拍掌。出于職業(yè)敏感,陳紹恒快步地跟上了老人,在一個拐角處,老人踉蹌了一下,險些跌倒,幸虧及時扶住了他。走近之后,陳紹恒才發(fā)現(xiàn),原來老人的眼睛受過傷,視力微弱,每周三、周日都要去醫(yī)院做視力復健。
為了幫助李先生,陳紹恒和他的同事們,制作了一頂“紅帽子”,并叮囑他每次乘坐地鐵時都要戴上。這頂“紅帽子”,不僅讓老人就醫(yī)路上溫暖舒心,還幫助他走遍了廈門的每個角落。
如今,“小紅帽”已經(jīng)成為廈門地鐵無障礙服務標識,是廈門地鐵工作人員與殘障人士之間的暗號。“無論是坐輪椅的殘障人士,還是視力障礙者,獨自乘坐地鐵時,只要戴上‘紅帽子’,就會得到地鐵工作人員的幫助。”廈門軌道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傳遞地鐵無障礙服務的溫暖,推動城市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為殘障群體出行打造更便捷、更貼心的“綠色通道”,助力廈門城市文明建設。
【點擊】
“領鷺”行動
從去年8月份開始,廈門地鐵就在全線網(wǎng)車站持續(xù)開展“領鷺”行動,并向廣大市民乘客發(fā)起“爭做文明出行領鷺人”倡議。
據(jù)介紹,“領鷺”行動開展期間,廈門軌道集團的志愿者們化身為“領鷺俠”,身穿“廈門地鐵志愿者”紅馬甲、手持“文明乘車”指示牌,在全線網(wǎng)車站開展志愿服務,引導乘客文明乘車。
廈門地鐵“領鷺”行動負責人金龍表示,“領鷺”行動開展以來,得到了廣大市民群眾的認可與支持,形成澎湃的文明風尚,沿著地鐵線路吹拂到城市的每個角落。如今,在地鐵站內(nèi)都能感受到文明的氛圍,乘客有序排隊,不搶上搶下;列車內(nèi)輕聲細語,營造出“清凈車廂”的氛圍。
【服務亮點】
行李寄存
目前廈門地鐵在1號線集美學村站、湖濱東路站,2號線郵輪中心站,3號線廈門火車站提供行李寄存服務。每年寄存量約7000件。
代辦敬老卡
市民無需到易通卡網(wǎng)點就可以輕輕松松辦理敬老卡,地鐵1號線文灶站、園博苑站,2號線育秀東路站、馬青路站、蔡塘站,3號線湖里公園站、鼓鑼站,提供敬老卡代辦服務。
失物招領
廈門地鐵每年幫助近4000人次乘客尋找失物。
母嬰室
廈門地鐵母嬰室每年提供近1000人次母嬰服務。
雨衣
廈門地鐵每年為乘客提供一次性雨衣近6萬件。
【市民代表聲音】
市民代表,輕工集團原紀委副書記、黨辦主任周衛(wèi)東:廈門地鐵1號線開通后,我便常常乘坐地鐵,但像今天這樣近距離感受廈門地鐵還是頭一次。
在地鐵車站各出入口通道、站廳、站臺及車廂,我都感受到了濃厚的文明氛圍,這離不開廈門地鐵工作人員的努力。地鐵工作人員的服務理念、地鐵站內(nèi)的人性化設施,有效營造地鐵文明出行氛圍。
當然,地鐵作為一個公共場所,還需要乘客高素質(zhì)的自覺維護。我認為,每一位乘客在乘坐地鐵時,要時刻記得把“文明”一同帶上,讓“文明乘坐地鐵”成為一種素養(yǎng),并使之成為城市文明的一個窗口。
市民代表、集美大學陳嘉庚研究院學者廖永健:我在集美求學、留校工作、生活。“最美地鐵”行駛在海堤跨海地上段,詮釋著廈門高素質(zhì)高顏值現(xiàn)代化國際化的風采。
地鐵特別方便,是市民游客出行的好選擇,現(xiàn)如今我進島首選也是乘坐地鐵。今天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感受地鐵站的方方面面,我感受到了“處處見文明”的良好氛圍。
咱們的地鐵通行在“最美打卡地”集美學村站,這里是嘉庚先生倡建“十里長堤跨碧?!钡牡胤?。有“最美地鐵”,就應該有“最美乘客”。讓我們每位市民乘客,乘坐在美麗的“嘉庚號”上,感受廈門的嘉庚精神、海堤精神,傳遞文明風尚,共繪美麗春天。
【乘客聲音】
上海游客裴女士:我和媽媽一起來廈門旅游,地鐵1號線集美學村站附近有龍舟池、嘉庚故居等景點,還是打卡海景地鐵的必經(jīng)地鐵車站,因此這是我們此行的最后一站。
從社交平臺上,我看到集美學村站提供行李寄存服務,便前來試試。我和媽媽的行李,相比于寄存在酒店,我覺得能夠寄存在地鐵站會更加方便。
整個流程操作簡單,在地鐵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我將行李進行安檢,然后掃描行李寄存的二維碼填寫寄存信息,就成功將行李寄存在地鐵站了。這為我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不用操心行李,我們可以放心游玩。
【記者手記】
一扇觀察社會文明的“窗口”
地鐵是一座城市交通發(fā)展程度的標志,更是一扇觀察社會文明的“窗口”。
地鐵車站、地鐵車廂,每個人的言行舉止,既反映了個人的整體素養(yǎng),也折射出整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一直以來,廈門地鐵非常注意做好車站和列車范圍內(nèi)乘客行為規(guī)范的引導工作。通過車站及列車廣播、張貼標識及媒體宣傳等方式進行引導,同時通過開展“領鷺”行動進行現(xiàn)場引導和勸導,以培養(yǎng)乘客文明乘車、安全乘車的行為習慣。
在廈門地鐵加大宣傳力度、普及文明規(guī)范的同時,每一位乘客也應保持強烈的“窗口意識”,做一個公共秩序的維護者,滿腔熱情為遠道而來的客人們排憂解難,展現(xiàn)廈門高素質(zhì)高顏值的文明形象。
唯其如此,城市的地鐵線才能真正成為文明線,而地鐵穿行而過的,將是一個“素質(zhì)”“顏值”越來越高的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