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微博)1月15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思親)未來3年內,廈門全市規模或限額以上冶金等工貿企業都要參加一場安全“考試”,對照“國標”進行完善提升。
14日,廈門市安監局副局長莊少生接聽市長專線時介紹,通過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工作的企業,在融資貸款、評優評先等方面可優先得到支持。
莊少生介紹,此次需要實現安全評審達標的1500多家企業,均是規模或限額以上的冶金等工貿行業企業,去年已完成了200多家,今年再力爭完成800余家,3年內完成評審達標1500多家。“規模以上或限額以上冶金等工貿企業,是指年產值2000萬元以上的冶金、有色、建材、紡織、輕工、機械、煙草企業,或年銷售額2000萬元以上的批發企業,或500萬元以上的零售企業。”莊少生說,這些企業根據相關國家標準開展標準化建設后,就要接受國家、省、市三級評審單位的評審,確認是否達標。
對于通過評審達標的企業,在申請項目立項、保險費率、融資貸款、信貸信用等級評定、評優評先等方面優先得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