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4日是第20個世界獻血者日,今年的口號是“捐獻血液,分享生命”,活動主題是“匯聚青春正能量,無償獻血傳愛心”,旨在感謝所有無償獻血者,是他們擼起袖子、無私捐獻血液的崇高行為,挽救了臨床垂危的生命,彰顯了社會文明的公益力量。
2022年,廈門市共有6.5萬人次參與獻血,全年總獻血量突破19噸,創歷史新高。千人口獻血率達12.2‰,居全省首位,單采血小板同比增長7%,平均每天有約250位熱心市民無私捐獻熱血。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聯合印發《關于表彰2020-2021年度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獲獎者的決定》,廈門市第九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市,廈門市一批單位和個人榜上有名。
2020-2021年度
全國無償獻血促進獎
特別獎
港務集團
25年熱血堅持 企業獻血日變身“嘉年華”
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港務集團”)的獻血史可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1998年《獻血法》實施后,港務集團就一直倡導并組織員工開展獻血活動,這一堅持就是25年。如今,每年的8月8日,港務集團都會上演一場熱血“嘉年華”活動,大批員工踴躍參與,集體獻血已融入港務基因,成為港務集團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20世紀90年代無償獻血推行之初,獻血人員還較為零散,無償獻血的公益作用無法得到發揮。港務集團作為國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組織企業員工開展獻血活動。2001年,在連續開展獻血活動三年后,港務集團團委與市中心血站聯系、溝通過程中了解到,夏季血庫用血尤為緊張,非常需要團體獻血單位的支持。港務集團立即決定,把8月8日確定為企業獻血日,組織獻血車開進港務集中采血,此舉大大提高了有效獻血量。“像港務集團這樣,將某一個日期固定下來形成‘企業獻血日’,這在當時,還是非常少見的。”廈門市中心血站宣傳招募部主任曾曉新介紹。
如果說之前獻血日像是港務集團的傳統“節日”,從2016年開始,這個獻血日則被賦予了新的形式和內涵,更像是企業“嘉年華”活動。2016年“獻血日”,港務集團創新形式,突出強化活動的宣導和趣味性,在無償獻血活動引入趣味拍攝、快閃互動、郵輪旅游抽獎等環節,吸引眾多港務員工以及片區樓宇相關單位青年的踴躍參與。2018年,港務集團還將“獻血日”設置在國際郵輪中心廈鼓航線候船大廳,輕松活潑的現場氛圍,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的圍觀和參與,不僅展現港務員工的奉獻精神,更是向外地游客展現廈門城市的文明風采。
在濃厚的熱血氛圍下,每年的港務“獻血日”,集團成功獻血人數都超300人,涌現出許多無私奉獻并具有榜樣典型的“獻血超人”。集團職工蔡建國堅持獻血百余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據統計,港務集團已有十多名員工獻血超4000ml,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
25年的熱血堅持,是一代代港務人大愛的基因延續。自設立“獻血日”至今,港務集團及其下屬各單位共8000余人次參加無償獻血,累計獻血量逾250萬毫升。廈門港務人用實際行動弘揚時代精神,以敢擔當、扛責任的國企形象,傳遞愛心正能量。
2020-2021年度
全國無償獻血促進獎
個人獎
白志鵬
現身說法 帶動企業社區參與無償獻血
“一個人獻血100次,不如帶動身邊每人獻一次。個人力量是有限的,讓大家一起參與到無償獻血工作中,力量才是無限。”自 2000年第一次參加獻血后,白志鵬就與無償獻血結下了不解之緣。這些年,他不只是獻血者、是志愿者,更是宣傳者、組織者。二十多年來,他用自己的獻血經歷現身說法,帶動家人、朋友,公司、社區、愛心企業人員,共同參與到無償獻血的行列中。
2000年1月1日,白志鵬在思明北路偶遇一輛流動獻血車,在哥哥的帶頭和鼓勵下,第一次獻血200ml。從2000年至今,他已捐獻全血6000ml,血小板232個治療量。在他的家族,從母親到兄弟姐妹,每個人都在參與獻血。哥哥白志堅、堂弟白志強都是國家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獲得者。
在堅持獻血的同時,多年來白志鵬還堅持做志愿服務,他是廈門市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隊隊長之一,服務時長已超4900小時,榮獲2020-2021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志愿服務獎終身榮譽獎。周末或節假日,在SM城市廣場獻血屋,經常會看到這位穿著紅馬甲、皮膚黝黑、光頭的大哥,他就是白志鵬。“有人來了解無償獻血,我們就可以向他們介紹,無償獻血幫助他人,同時也有助于自己養成更好的生活習慣。如果碰到初篩不合格的獻血者,我更會提醒他們,注重身體健康,才能更好地生活和幫助別人。”
長期的志愿服務中,白志鵬常常看到用血者的家屬來獻血時的焦急狀態,“需要用血的人真的很多。一個人一年最多可以獻24次(血小板),但這能救多少人呢?我一個人能做到的始終是有限的,我希望能夠一帶十、十帶百,讓更多人參與無償獻血。” 在白志鵬積極推動下,所在單位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分公司把每年8月16日作為企業無償獻血日,獻血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截至2022年,該公司累計成功獻血超1200人次,累計捐獻全血超33萬毫升,單采血小板246個治療量。
白志鵬還推進無償獻血進社區,他所居住的金尚社區是廈門市首個認領獻血日的社區,每年8月28日已成為金尚社區的獻血日。此外,白志鵬還積極發動身邊朋友資源,在他熱心推動下,“安陽集團”“沛浪餐飲”“九牧王潔具”“天寶餐飲”等愛心企業紛紛加入無償獻血行列。
“人最幸福的事不是得到幫助,而是幫助別人,只要心中有愛,志愿服務群眾,我會一直做下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白志鵬始終堅守初心,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還先后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終身榮譽獎”“廈門市道德模范提名”“廈門市平民英雄”等榮譽。
2020-2021年度
無償獻血促進獎
單位獎
廈門大學
青春正能量 微光可成炬
廈門大學(簡稱“廈大”)自1992年起,持續開展有組織、大規模的無償獻血活動。30年來,廈大將獻血與資助育人工作相結合,將無償獻血活動作為引領學生思想成長、培養青年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的重要實踐載體,無償獻血觀念已深入廈大師生人心。
兩年舉辦18場無償獻血活動
5月9日至12日,“熱血同心青春同行”無償獻血周活動在廈大思明校區順利舉行,早在3月初,廈大翔安校區已先行舉辦了兩場獻血活動。每個獻血季,廈大都會在兩個校區舉辦至少6場獻血活動,是廈門高校中獻血場次最多的高校。尤其在2020—2021年度,在疫情陰霾持續的情況下,廈大克服種種困難,兩年間先后舉辦18場無償獻血活動,累計獻血總人次3462人,占在校師生總數的9.6%,獻血總量高達97萬毫升,為保障廈門市臨床用血需求發揮了積極作用。
而這一場場獻血活動的背后,離不開全校師生的努力。從活動前期宣傳、場地物資借用、用電協調、現場宣傳、后勤保障、安全保衛到后期的感恩反饋等一系列復雜的工作流程中,廈大早已形成了以學生處為主導,學院積極參與,學生社團認真服務,學校辦公室、宣傳部門、保衛部門、后勤部門積極配合的良好工作模式。
“廈大秉承‘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訓精神,非常重視無償獻血工作,學校劃撥專項經費,為無償獻血活動提供資金支持;創新獻血后的反饋形式,增強獻血者的成就感和獲得感;聯動學生資助管理部門,做好對獻血者的關心關懷工作。”廈大獻血活動指導老師朱天然介紹道。
宣傳動員 讓更多同學加入“卷袖”之列
每逢新生入學教育周、畢業季等重要時間節點,廈大通過學校官網、“廈大XBlood”微信公眾號、張貼海報、志愿者掃樓等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渠道,加強無償獻血活動宣傳。同時創新形式,組織獻血知識競賽,利用校園電臺、宣傳欄等開展獻血科普知識宣傳,營造濃厚的校園獻血氛圍。通過各類宣傳動員,教育和引導學生用行動踐行“責任、擔當、奉獻”的價值觀。廈大還積極發揮學生骨干的模范帶頭作用,學生黨員走在獻血第一線,帶動周邊同學加入“卷袖”之列。
“未來,廈大人將傳承陳嘉庚先生的愛國情懷,繼續用實際行動支持無償獻血活動,為推動社會公益事業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朱老師說。
廈門城市職業學院
微電影巧宣傳 匯小愛于大愛
近幾年,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守正創新,積極探索適合本校的無償獻血宣傳和實踐模式,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宣傳平臺,廣泛動員校內師生、后勤人員參與獻血活動。2020-2021年度,學院累計1080人次參與獻血,總獻血量超27萬毫升。
創新宣傳載體 傳播獻血理念
2022年初,由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制作原創獻血主題微電影《愛在三十六七度》,登上“學習強國”平臺,電影講述了大學生徐雪三年來一心想獻血,卻因為種種讓人啼笑皆非的原因沒有成功,經過她不懈的努力,最終成功獻血。而她如此堅持的背后原因令人動容……微電影在校園內廣泛傳播,這種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也讓無償獻血理念真正入腦入心。同時,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宣傳平臺,依托“廈小城”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在校園內廣泛宣傳無償獻血。
做好獻血服務 提高參與率認同感
“如何提升師生獻血體驗,增強大家對無償獻血的認同感,提高獻血參與率是我們一直在思考、探索的問題”,廈門城市職業學院獻血活動指導老師王克強說。每次獻血季前后,廈門城市職業學院都會在前期舉辦獻血培訓會,普及獻血知識,獻血活動后及時舉辦分享會、獻血達人表彰會、獻血感恩晚會等一系列活動,營造濃厚的獻血活動氛圍,增強大家對獻血的認同感。
“每一場獻血活動,廈門城市職業學院的學生團隊都努力提供更多的暖心服務,并不斷持續探索、深化獻血模式,做大做強獻血志愿服務品牌,大愛、奉獻的正能量精神正在廈門城市職業學院源源不斷地匯聚。”王老師說。(廈門日報記者 劉蓉,來源:廈門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