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產業發達、企業眾多,圖為集美新城。(林志杰 攝)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通訊員 劉德英 記者 應潔
當前的集美,不僅制造業發達,擁有汽車、機械兩條產值超百億的產業鏈,而且軟件信息、商貿物流、文化旅游、營運中心等新興產業也正在蓬勃發展。這其中,一萬多家中小微企業功不可沒。
借貸發展是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的常見模式,在集美,這也不例外。他們和銀行之間,就像是魚和水之間的共生關系,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現實經營中,資金需求成為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遭遇的最大難題。為進一步改善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環境,在實施人文集美,加快建設美麗廈門示范區戰略中,集美區正通過政策驅動,積極探索,鼓勵金融機構“放水養魚”,鼓勵銀行為實體經濟“造血”,助力產業結構調整。
如今,一個以銀行體系為主體、以小額貸款公司為補充、以融資擔保公司為輔助的金融服務體系正逐步形成。今年以來,集美區先后出臺多項舉措,以政策為引導,在政府、銀行、企業之間架起“鵲橋”,為企業發展、項目落地打造更適宜的金融“土壤”。
舉措1
鼓勵銀行服務實體經濟
●每年安排100萬元獎勵貸存比前十名的銀行
●對在集美新設營業網點等的銀行給予補助
10月23日,集美區出臺《鼓勵銀行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獎勵考評暫行辦法》,根據貸存比、貸款余額市場占有率、轄區金融服務等三個類別推出相應的獎勵措施,引導銀行加大對本區企業和個人的金融服務力度。據悉,此舉在廈門市尚屬首次。《辦法》有效期為兩年。其中,每年安排100萬元獎勵貸存比前十名的銀行,最高獎勵20萬元;每年安排120萬元,根據各家銀行每年底的貸款余額占有率給予相應比例的獎勵;對在集美新設營業網點、新建社區銀行、新辦自助銀行、新裝ATM機的,給予50萬元至1萬元不等的補助金,其中設立新支行的,最高補助50萬元。
“政府希望通過政策的引導,鼓勵銀行增加對本區的信貸投放力度,增設更多營業網點,服務企業和個人。”集美區財政局局長胡國才告訴記者,處于快速城市化進程中的集美,新興產業、人口流向正向新興城區集聚,這就意味著新興城區急需聚人氣聚商氣的配套,其中也包含了金融服務配套。
據了解,目前集美區轄內有支行26家,主要集中在集美、杏林兩個老城區。政策的出臺一來既為緩解企業融資難局面,又可以為企業以及城鄉百姓提供就近的金融服務。
舉措2
率先設立還貸應急資金
●可幫企業墊付還貸資金,將中型企業納入服務
●企業可申請的單筆最高額度達500萬元
10月24日,集美區中小微企業還貸應急資金撥出首筆墊付款,幫一家企業墊付還貸資金180萬元,并在三天后收回。今年8月,集美區出臺《集美區中小微企業還貸應急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在全市六個區中率先設立還貸應急資金,為經營狀況良好、資金周轉暫時出現困難的中小微企業還貸提供應急服務。還貸應急資金每年總額控制在3000萬元,實行封閉運作,滾動使用。《辦法》規定,單筆應急資金額度控制在續貸額度的90%以內,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確因特殊原因需要的,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對于中小微企業而言,借貸發展是生存發展的普遍模式,維持運轉,除產品和服務外,靠的是資金鏈的穩定。“政府只是搭了個橋,幫企業‘還舊貸新’。”集美區融資擔保公司負責該資金日常具體運作,公司總經理吳祥江告訴記者,正常情況下,企業有義務提前籌措資金,在期限內還款。但實際上,企業也會面臨突發狀況,比如資金回籠不及時等等,在還、續貸之間出現偏差。政府就是在這個時間差上“補位”,在銀企之間,建立三角還貸關系,幫企業“過橋”。考慮到轄內企業多數屬于中小型企業,集美區在制定《辦法》時,擴大了服務范圍,將中型企業納入服務對象。目前,集美區已和興業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簽訂合作協議,為急需的中小微企業提供服務。
舉措3
成立新型小額貸款公司
●設多種渠道幫小微企業籌措資金
●66家小微企業獲貸2.34億元
基于安全性和擇優性,市場化條件下金融機構都喜歡“抱大西瓜”,傾向于為大企業大項目服務。而新興產業中特別是創業型的小微企業則因資產少、沒有抵押物等因素,融資能力有限,成為不那么受歡迎的“小芝麻”。相關人士介紹說,為扶持小微企業,打造適宜創業興業的金融“土壤”,集美區先后設立區融資擔保公司、青年創業貸款等機構和渠道,幫助創業創新型小微企業籌措資金。
今年,興廈控電氣公司通過區融資擔保公司,把自身擁有的7項專利作為質押擔保再獲800多萬元的銀行貸款。自2010年以來,該公司已通過專利抵押累計獲得超過2000萬元貸款,該公司銷售收入由2010年5500萬元上升至1.1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20%,是一家集科技與成長性為一體的民營企業。集美區融資擔保公司總經理吳祥江介紹說,興廈控電氣是集美區試水專利權質押的首單,公司的成長也體現了政府的意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際,集美區創立區級非盈利性擔保公司,對成長型、科技型、納稅型三類企業給予政策性傾斜。其后,還將公司注冊資本金由5000萬元增加至1億,使公司的擔保放大倍數增加至10億元,擔保能力瞬間翻倍,進一步擴大企業受益面。
去年,在集美區支持下,一種新型融資公司——小額貸款公司試水,并逐漸嶄露頭角,進一步完善了集美區金融服務體系。作為集美區唯一經市政府正式批準成立的惠龍小額貸款公司于去年5月應運而生,公司在銀行體系里“撿漏”,服務于那些很難從銀行機構及時獲得金融服務的小微企業,成為集美區金融服務體系中強有力的補充。今年前三季度,惠龍小額貸款公司的貸款余額達2.34億元,66家小微企業受惠。下一步,集美區將加快推進并大力扶持轄內其他小額貸款公司的籌建和設立工作,繼續出臺和落實更多惠企政策,以滿足小微企業旺盛的資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