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廈門商報訊 (記者 巫菁) 對于聯盟和特色產業基地牽頭企業聯合上下游企業、高校、科研機構承擔的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究、重大產品開發和成果轉化類重大科技項目,按其投入研發經費的50%比例給予一次性資助。支持產業化中試基地建設,給予產品中試產業化企業10萬元獎勵……在昨日發布的《中共廈門市委、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全面加快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討論稿)》(下稱“討論稿”)中,廈門市政府則為科技創新創造了多項優惠政策,鼓勵創新,為科技創新撐腰。
討論稿中明確了未來廈門科技創新的目標:力爭到2015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占生產總值的4%,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000家,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超過60%,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5%,建成國家創新型城市。在這一目標下,處處可見科技創新的優惠政策。除了對于企業研發費用的獎勵外,對于產業基地和科技孵化器的支持力度也不可小覷。討論稿中寫道,每孵化成功一家科技型企業,給予科技孵化器(園區)建設單位20萬元獎勵;對于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及其他投資主體創辦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給予專項補助100萬元。
與此同時,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的建設也得到大力支持。組織實施“雙百三十”科技工程,每年扶持100項成長性好的科技創新項目、完成100項產業化科技招商項目;每年支持10個產業化基地建設、組織10項產業核心關鍵技術攻關、支持10個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加大科技資金投入也被寫入討論稿。市財政用于科學技術經費的年增長幅度,應當高于本級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年增長幅度;設立專項資金用于科技成果轉化和引導、政策性科技擔保和科技成果轉化風險補償等,充分發揮科技創新風險投資資金作用。
除此之外,建立有利于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構建區域協同創新體系、加強對臺科技交流合作等也成為討論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