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火炬高新區全面形成大招商態勢。
-瑞為展示人臉識別技術。(資料圖)
-美亞柏科工作場景。 (資料圖)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張海軍 通訊員 管軒 李幼君 圖/陳立新)1月10日下午,廈門火炬高新區召開2020年度工作會議。
過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廈門火炬高新區圍繞“抓招商、促發展”中心任務,著力“大招商、招大商”、培育“三高”企業和新經濟,不斷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各項經濟指標繼續保持全市前列。
今年,火炬高新區提出,將努力打造成推動廈門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新樣板”,勇當“兩高兩化”城市建設的“排頭兵”。
園區全面形成大招商態勢
過去的一年,廈門火炬高新區全面形成大招商態勢。中航鋰電、天馬6代AMOLED、浪潮3個百億級項目均落戶高新區。中航鋰電和浪潮項目從洽談到落地僅用不到3個月,創造重大招商項目落地的新速度。
電氣硝子三期、博泰車聯網、銓芯人工智能芯片等16個十億級項目,思派、諾心達等50余個億級項目,中科院計算所廈門分所、西交大技術轉移中心廈門中心等一批高校院所和新型研發機構項目先后落地。新增入區企業2107家,比增33.7%。其中,新增注冊資本億元以上企業37家,比增37%。
“三高”企業培育成績斐然
2019年,火炬高新區全年實施“三高”企業增資擴產項目176個,備案計劃總投資955.8億元,完成投資212億元,項目數和完成投資額比增23%和30.3%。晉大納米獲評工信部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弘信電子成為全國首批(7家)入圍工信部《印制電路板行業規范條件》的企業;信息集團、吉比特等3家企業入選2019年全國軟件百強,占全省一半;美圖、翔通動漫等5家企業入選2019年全國互聯網百強,排名全國第5。
從事人工智能技術研發的骨干企業達18家,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的企業超200家。瑞為人臉識別設備覆蓋全國三分之一機場,并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應用。云知芯搭建的廈門人工智能超算平臺浮點運算能力正式突破1億億次/秒(10 PFLOPS),成為我國東南區域計算能力首屈一指的超算平臺。
創新創業邁上新臺階
2019年,廈門火炬高新區全年凈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40家,約占全市46.7%。高新區1家企業參與的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兩家企業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新增60家企業入選“省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培育發展庫”,占全市入選企業數的43.2%。火炬高新區還全年新增兩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支持設立3家院士專家工作站。各類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累計服務企業超2000家次,總服務金額比增45.2%。新增省級眾創空間8家,占全市的47.05%,高新區省級眾創空間數達到33家。新增1家省級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創業中心、軟投公司、海峽科創公司獲評國家級優秀(A類)科技企業孵化器。
光榮榜
高新區3家企業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1月10日,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火炬高新區共有3家企業榮獲獎項。他們分別是華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參與的“高光效長壽命半導體照明關鍵技術與產業化”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廈門美圖之家科技有限公司參與的“編碼攝像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廈門市美亞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電子數據取證運用項目分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9年高新區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他們獲評“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國家第四批綠色園區”“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十強”等稱號。
-廈門軟件園獲評工信部軟件和信息服務領域的4個“五星級”園區之一,成為福建省首個5G產業園區。
-留學人員創業園競爭力全國前三。
數據
火炬主要經濟指標
均居我市前列
2019年火炬高新區預計全年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2918億元,工業增加值增速11.5%,高于全市3個百分點左右,居全市第一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0%,高于全市1.5個百分點左右;實際利用外資25.7億元,居全市第一位;合同利用內資196億元,比增102%,超額完成年度任務;軟件與信息服務業預計實現營收1182億元,增速18.1%,高于全市3個百分點。
鏈接
火炬爭取今年引進
逾10個高能級項目
2020年,廈門火炬高新區將聚焦重點領域的精準選商,加快3個百億項目建設投產,按照“一個百億 一批十億”的策略,主動謀劃和引進一批強鏈、補鏈、延鏈項目,提升產業規模效應和集聚水平,構建若干個世界級產業集群。他們將緊盯世界500強、民營500強、央企、頭部上市公司、獨角獸企業的動態,爭取年內引進10個以上高能級項目;加強外資招商,重點面向歐洲、日韓、新加坡引進優質外資項目;吸引一批有海外擴張需求的國內大型企業,在廈設立面向“一帶一路”國家尤其是東南亞市場的區域總部。
他們還將全面實施“三高”倍增計劃,著力培育一批新的“三高”企業,助推重點“三高”企業上市,力爭全年凈增國家級高新企業130家以上,總數突破1000家。加快推動“三高”企業提質增效,主動對接企業增資擴產需求。出臺專門政策,支持“三高”企業在廈舉辦產業論壇、供應商大會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