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記者 李曉平)日前,華為P30手機驚艷發布,再次引領行業的風向標,其拍照功能的優化是最大亮點,而外觀和基本功能并沒有太大的變革。這也是近年來手機推陳出新的一個趨勢,就是功能不斷優化,外觀變化不大。 在智能手機增長乏力的當下,包括華為在內的手機廠商不斷求新求變,將目光瞄準了手機形態變化較大的折疊屏。折疊屏手機離我們還有多遠,將給業內的配套廠商帶來哪些商機呢?
【技術攻關】 屏幕和轉軸是兩大難點
今年,華為手機在巴塞羅那推出了業內期待已久的5G折疊屏手機,開啟折疊元年。折疊屏手機的形態變化,將給用戶帶來非常直觀和特別的使用感受。但折疊技術的難度帶來的高昂價格,也令大家望而卻步。“目前還沒有一家手機廠商做折疊屏手機盈利的,就是賣到一萬塊一部還是虧錢的。”廈門柔性電子研究院的專家告訴記者,主要是材料貴,且良率低。折疊技術目前尚未完全成熟,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被解決。業內人士指出,基于高昂的研發成本,這一兩年內折疊屏手機的出貨量不會太大,但這是高端手機發展的一個趨勢,將豐富高端機,給用戶更多的選擇。隨著技術的日益成熟,折疊屏手機實現量產,價格才會逐步“平民化”。
“屏幕和轉軸是目前公認的兩大難點。”業內人士指出,轉軸難在設計上,別小看一個小小的轉軸,它是由上千個小零件組成的,在保護屏幕的同時,還要保證折疊屏手機幾十萬次的折疊壽命。屏幕上,柔性OLED屏幕只有零點幾毫米的厚度,卻包含了十多層不同的薄膜結構,對手機薄膜封裝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業內形象地比喻道:折疊屏就像是女人心,看似美麗動人,實則敏感而脆弱。
【行業商機】 柔性電路板等需求量大
從直觀看,折疊屏是否會給屏保、機殼等帶來新的需求呢?“折疊屏手機無法用屏保和機殼,充其量就是簡單的保護皮套。”業內人士指出,很多人以為是因為屏幕變薄,所以實現折疊。其實屏幕內部含有很多層,其中最脆弱的就是電路層。貼了屏保后,會導致其內部的彎折應力改變,造成屏幕損傷。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手機、筆記本電腦等實現折疊化,將給電池、屏幕、柔性電路板帶來巨大商機。折疊屏手機對電池要求更高,需要大部分電池在現有基礎上再做小做薄;屏幕上,最直觀的就是尺寸的變化;由于屏幕實現折疊化,內部需要大量的柔性電路板來支撐,尤其是各個連接處。
【發展趨勢】 配套零件逐步使用國產
目前,包括華為在內的國內大部分手機廠商,在配套零件的選擇上,都在逐步用國產替代進口,我市多個企業為此受益。屏幕方面,廈門天馬微電子在高端的LCD屏幕上,其規模已經位居全球前列。弘信電子已經是國內FPC行業的龍頭,不僅是京東方、天馬微電子的供應商,也正逐步挺進華為、小米、OPPO等終端手機的直供市場。臺灣聯電則是手機屏幕驅動芯片的主要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