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海納百川”人才計劃實施工作部署會暨新聞發布會獲悉,我市將實施“海納百川”人才計劃,計劃用8年左右時間,引進1700名各類領軍型人才和6500名骨干型人才,新集聚人才總量達到23萬人,努力打造廈門人才特區。
據了解,自去年6月開始,由市委組織部牽頭,開展了為期半年的“海納百川”新一輪人才政策體系研究制訂工作,全市前后共有30多個部門、近百名領導和業務骨干參與,召開了20多次政策研究、統籌會議,推出了體系更全、規模更大、力度更強、競爭優勢明顯的“海納百川”新一輪人才政策體系。
“海納百川”人才政策體系包括“一個總綱、十二個人才計劃、七大支撐政策體系”,共20個政策文件,簡稱“1127”人才工程。政策體系覆蓋領域廣,從人才層級上看,不僅大力引進領軍型、骨干型高層次人才,同時也注重集聚培養高技能、服務外包等實用型人才;從人才行業上看,不僅專門針對金融、航運、旅游、軟件信息等重點行業制定專項引進培養計劃,同時也注重針對重點項目引進急需緊缺型人才;從人才梯次上看,不僅制定出臺各類針對創新創業人才的扶持計劃,同時也注重引進培育青年人才;從人才來源上看,不僅制定了各類海外引才計劃,同時注重對本土人才進行特殊扶持。
據介紹,“海納百川”人才政策體系具有配套度、開放度、優惠度、創新度兼具的顯著特點,其中約有130項措施優惠力度超過或相當全國人才工作先進省市同類政策,將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文章來源:廈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