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好
我市已經形成了以鎢材料、鋁箔、新能源材料、稀土材料、磁性材料等十多個品類為主導的新材料產業集中帶,2008年到2012年,該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年產值從143.67億元增長到446.68億元
后勁足
我市已建成13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個企業技術中心,4個市級重點實驗室以及3個博士后工作站,并將推動一批重大項目的開工和建設
廈門鎢業是我市新材料產業迅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露虹)
在我市十大千億產業鏈中,新材料產業是具有“補鏈”價值的一環——因產業關聯度高,新材料一直被視作各領域孕育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的“搖籃”。工信部發布的《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就明確指出,新材料的應用范圍廣泛,包括電子、汽車、醫藥、航空航天、海洋和核能等高精尖領域。可以說,誰搶占了新材料技術和產業的制高點,誰就掌握了相關行業的話語權。
經過近些年的發展,我市在新材料產業的發展上優勢明顯。去年,廈門市科技局將新材料產業列入“美麗廈門 戰略規劃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著力培育鎢及鋁箔材料、新能源材料等十大產業集群,力爭五年內突破千億元產值。
【走訪】
世界原鎢消耗量
25%來自廈門鎢業
對于國內乃至全世界的鎢材料生產企業來說,我市的廈門鎢業是一個強大的競爭者——在全世界的原鎢消耗量中,有25%來自廈門鎢業。
近年來,為了加速發展深加工產品,持續提升鎢材料產業鏈價值,廈門鎢業通過調整優化產業結構,2010年到2013年累計投資30億元,改造和提升硬質合金材料的產能。目前,廈門鎢業的硬質合金整體規模、出口量均位居全國第一。
此外,廈門鎢業在新能源材料領域成長迅速:廈門鎢業電池材料的產能規模達1.38萬噸,其中貯氫合金粉產品的國內市場占有率更是達到35%。去年底,廈門鎢業的“高倍率型三元復合材料”產品被列為2013年度國家重點新產品。
“目前來看,能源新材料的市場空間極其廣闊,一個是汽車行業,另一個是儲能行業。”業內人士說,根據國家有關規劃,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
【算賬】
新材料產業年產值
4年增長300多億
當然,廈門鎢業僅是我市新材料產業迅速發展的一個縮影——在新材料領域,我市的企業已創造了眾多的“世界第一”和“全國第一”:
廈順鋁箔,是中國最大的薄規格鋁箔生產商,也是中國最大的薄規格鋁箔產品出口商;三達膜是中國過濾純化領軍企業,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從事工業膜分離應用的公司之一;三安光電是目前國內成立最早、規模最大、品質最好的全色系超高亮度發光二極管外延及芯片產業化生產基地;以正新輪胎為龍頭的廈門功能橡膠產業已經成為全國知名的地區產業;廈門新凱復材是全球最大的球拍生產商,約占全球市場份額25%以上……
目前,我市已經形成了以鎢材料、鋁箔、新能源材料、稀土材料、磁性材料等十多個品類為主導的新材料產業集中帶,2008年到2012年,該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年產值從143.67億元增長到446.68億元,成為我市高科技產業的強力“助推器”。
【展望】
一批重大項目開工
為產業發展添后勁
新材料的發展離不開創新驅動。一組數字足以說明:我市已建成13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5個、市級7個;建成4個市級重點實驗室;建成20個企業技術中心,其中國家級2個、省級5個、市級13個;建成3個博士后工作站。
此外,我市還通過對全市重大項目全過程跟蹤、協調、服務,推動了一批包括七二五所在內的重大項目的開工和建設,這些都將為新材料產業“吹氧助燃”。市發改委表示,預計到2015年,項目將建成并具備運營條件,將為廈門市形成新材料百億核心區、千億產業鏈,培育新的核心競爭力和技術增長點起帶動和示范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市經發局相關工作人員在走訪中發現,我市部分中小企業表現強勁,尤其是一些環保企業。“近些年霧霾頻發等環境問題,恰好為環保企業打開了市場。”這位工作人員認為,在“生態赤字”倒逼環保升級的大背景下,生產環保新材料的企業具備一定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