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郭睿 通訊員 鄒建凡 林文堅)廈門在第二十二屆投洽會上收獲豐碩。8日下午,福建省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廈門團共簽約14個項目,總投資達306.6億元,項目數量與總投資均居全省首位。項目涵蓋電子信息、航空維修、商貿物流、金融服務、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緊密契合我市“4+4+6”現代產業體系。
簽約項目質量高。本次我市簽約項目涉及產業領域廣、行業覆蓋全面,所有項目均為資源集約型的產業項目,且前期工作扎實,項目成熟度高,基本具備了落地條件,能夠確保在半年內實現開工或投產。
增資擴產意愿強。作為全球前三大玻璃基板制造商之一的日本電氣硝子在廈深耕多年,此次已經開始第五期擴充產能,彰顯外企在廈發展信心;太古翔安新機場維修基地項目通過遷址迎來更大發展空間,并將乘勢進行技術改造和產能提升,實現生產效率全新升級,夯實我市傳統優勢產業集群基礎。
外資促進方式新。通過QFLP方式引進新加坡祥峰睿鴻股權投資基金、中法凱輝達安股權投資基金項目,重點投向工業科技、碳中和、新能源、新材料、大消費、大醫療等領域,促成境外資本和境內優質企業對接,基金招商成效將進一步顯現。中鷺(廈門)科技外資項目、羅森區域總部項目將帶來消費和供應鏈的新模式和新理念,并將服務于廣大群眾日常生活,有力促進我市商貿流通業發展。
戰略性新興產業動能足。恩捷鋰電池隔膜生產基地項目、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項目、大博醫療科技產業園項目將推動我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壯大,實現產業強鏈延鏈補鏈。
央企國資支撐強。招商局與象嶼集團戰略合作項目、天馬研究院項目、華夏電力智慧電廠系統等項目,在城市功能提升、科技研發、能源供應基礎設施等方面多向發力,我市與各央企在多領域的戰略合作進一步深化,顯示了央企國資對廈門發展的強大支撐作用。
本屆投洽會廈門團簽約項目,體現了我市高效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充分彰顯投資方對我市優質營商環境的信心,展示了我市“4+4+6”現代產業體系構建成果和招商引資成效,將對我市擴大有效投資、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發揮積極作用,為全方位高質量發展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