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道(記者 溫添賦 溫航 通訊員 張靜嫻)21日,廈門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3年廈門市知識產權發展狀況》,從21日-28日,將有包括在線訪談、知識產權聯合執法行動、知識產權孵化(廈門)基地掛牌儀式、侵權盜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銷毀活動等多場知識產權宣傳周的活動。
導報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去年5月,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獲準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9月,廈門市以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成為第二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
去年專利申請突破萬件
市知識產權局局長盧琳兵介紹,去年,全市國內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平穩增長,專利申請量突破萬件,達到11162件,同比增長12.01%,其中發明專利申請2971件,增長18.23%;國內專利授權量 8255件,同比增長10.41%;每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9.17件,居全省首位;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再創新高,達到248件,占全省申請量的67.39%。
新增馳名商標15件,新增福建省著名商標70件,省著名商標累計達613件;新增市著名商標96件,其中4件為臺灣地區商標,市著名商標累計783件(其中臺灣地區商標19件)。
全市著作權自愿登記數3292件,同比增長近20%。
籌建兩岸知識產權銀行
導報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廈門市知識產權局正在與臺灣的相關方面聯系,計劃合力打造“兩岸知識產權銀行”。
盧琳兵告訴導報記者,兩岸知識產權銀行主要是希望能夠為兩岸的知識產權方面的交流和轉化打造一個平臺,通過這樣的平臺,兩岸的專利發明可以順暢轉化成生產力,也可以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和運用。
盧琳兵介紹,目前,兩岸知識產權銀行已經經過了前期的調研,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將上報市政府,推動知識產權銀行的建立。
同時,盧琳兵還介紹,去年建成的“廈門市重點產業專利數字化服務子平臺”目前正在推動使用過程中,市民可以在科技局和知識產權網上找到這個平臺,通過子平臺,可以查閱全國的重點產業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