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廈門
從個人電腦制造商,轉型為全球領先IT企業解決方案提供商
宸鴻科技
將進軍5至6英寸的中階智慧機觸控面板市場,主攻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
賽凡信息
用兩年研發出了目前國內最尖端的“NAS分布式集群系統”存儲設備
戴爾公司在廈門的生產線。(記者 陳立新 攝)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露虹 通訊員 郭偉)
當前,我市正努力創建國家信息消費示范城市,作為重要的配套支撐產業,廈門的計算機與通訊設備產業正持續推進創新發展及轉型升級。
作為我市打造的十大千億產業鏈(群)之一,廈門的計算機與通訊設備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去年全市創造了約823億元的產值,現已形成以計算機整機、手機、數碼相機、數字視聽及車輛通信、傳感器、定位導航等產品為龍頭的一批集成制造產業,聚集了一批基礎元器件、配套件、外部設備、IT服務等配套及產業鏈延伸企業。
【走訪】
電腦巨頭戴爾轉型
做IT解決方案的提供商
戴爾是計算機與通訊設備產業的龍頭企業,這家1998年在廈門火炬高新區建立第一個運營中心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已成為領跑廈門計算機與通訊設備產業鏈的第一大力量。
了解戴爾,可以從現代化的生產線開始:統一的裝束,自動化的原材料倉庫,產品從生產之初就被貼上一塊身份牌——各個流程的相關數據都記錄在內,以保證用戶享受到優質的后期服務……目前,戴爾在廈門運營的兩家制造工廠,一家面向中國大陸,另一家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國以及中國香港、臺灣等地區。
在戴爾展廳,記者注意到,除了用戶熟悉的戴爾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之外,還有服務器、存儲器這樣的“大家伙”。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這些產品的背后蘊含著戴爾的轉型思路——隨著近年來平板電腦的沖擊、個人計算機市場需求量的下滑,作為龍頭企業的戴爾完成了從個人電腦制造商到全球領先IT企業解決方案提供商的重大轉型。
“戴爾在轉型上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強化了在華提供IT服務的能力?!贝鳡栂嚓P工作人員介紹說,在傳統計算機生產、銷售的基礎上,戴爾嘗試向服務轉型,把先進的產品和技術引入中國市場,并與本土合作伙伴一起把端到端的IT解決方案應用到多個領域:包括云計算綜合解決方案、醫療IT、教育IT等,不一而足。
在戴爾看來,“硬件+服務”是整個計算機與通訊設備產業不可逆轉的趨勢,2012年,戴爾服務(中國)總部大樓投用,致力于打造高效率、全方位的客戶服務中心,為客戶量身定制其高效的IT解決方案。
【算賬】
計算機與通訊設備產業
我市有上百家規模企業
自1998年在廈門建立第一個運營中心以來,戴爾已扎根中國市場15年。在過去15年里,戴爾廈門是戴爾一個重要的業務增長引擎:目前,戴爾在廈門的出貨量超過千萬臺,通過持續的投入和拓展,戴爾廈門不僅為中國大陸、香港、臺灣,以及日本、韓國等亞洲地區的客戶提供服務,而且還涵蓋歐美等全球重要市場,戴爾廈門也成為戴爾全球效率最高的客服中心之一,是戴爾全球首個具備服務全球客戶能力的運營基地。去年,戴爾實現產值372億元,今年的目標為385億元。
作為計算機與通訊設備的龍頭企業,可以說戴爾已成為廈門在該領域發展的強勁增長極。而將視野放寬至整個行業,不難發現,產業能量大的龍頭企業將有利于形成上下游關聯、產品互補、資源互補、功能互補的產業集群。目前,廈門集聚了戴爾、聯想、松下、建松等計算機及通訊設備產業的規模企業上百家。相關數據顯示,在火炬高新區6家百億元企業,計算機與通訊設備領域的企業就占有2家。
【展望】
利用新技術推動轉型
力爭明年產值接近千億
龍頭企業轉型升級,其他上下游的企業自然也開始探索創新,許多新技術、新模式應運而生。去年底,宸鴻科技投入納米銀線觸控面板技術,以降低兩成成本的價格優勢,準備進軍5至6英寸的中階智慧機觸控面板市場,主攻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目前一切按計劃進行,預計這個月就可以順利實現量產。
與宸鴻科技一樣,賽凡信息科技(廈門)有限公司也在積極探索新技術推動轉型。經過兩年的研發,賽凡誕生了目前國內最尖端的“NAS分布式集群系統”存儲設備。與此同時,賽凡還聯合中國統計信息服務中心與市信息化局,準備在廈門打造“中國統計信息云平臺暨大數據研究服務基地”。
梳理現狀,我市計算機與通訊設備產業鏈的未來發展道路逐步明晰——根據計劃,到2015年,我市計算機與通訊設備產業鏈產值規模將接近千億元,整機企業實現“終端+內容+服務”的產業鏈整合,服務成為主要盈利手段。火炬高新區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以信息消費為切入領域,垂直整合高新區在信息消費終端、智能后臺設備與技術、數字內容產品等方面的優勢,提升計算機與通訊設備產業產值,助力我市“智慧名城”行動,為廈門建設美麗中國典范城市服務。